交战之初,突厥大军几乎摧枯拉朽,横扫大陈的边陲,先后占据西陲,以及河西走廊,兵锋直指都城万安。
大陈的软弱无能,让佗钵可汗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的以为,大陈朝夕可灭,肥沃的中原沃土未必不能由突厥人主宰。
可就在大军攻克金城郡,围攻西平郡的路上,却突然遭受大陈军队得伏击。
战斗结束,突厥大军损失惨重,被迫后撤,大陈军队则乘胜追击,取得了大胜。
也许是穿越人士自带的蝴蝶效应,使得本应走向极盛时期的突厥戛然而止。
突厥佗钵可汗在逃亡的路途中因伤匆匆辞世,离世之前将汗位传给了哥哥的儿子大逻便,并未传给自己的儿子庵逻。
但当突厥的败军回到都斤山后,突厥人却认为大逻便出身低贱(其母出身卑微)不适合做突厥可汗,一力拥立庵逻为可汗。
在庵逻继位可汗后,大逻便极度不满,数次诋毁侮辱庵逻,庵逻念及手足之情,被迫无奈之下,将汗位传给了阿史那摄图,称沙钵略可汗。
沙钵略可汗继位后,封大逻便为阿波可汗,让其统领原部族。
也就在这时,本是臣服于突厥汗国的达头可汗(西面可汗室点密之子)见汗位动荡,又遭遇惨败,于是不再尊奉沙钵略可汗的号令。
阿波可汗(大逻便)找到达头可汗,与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沙钵略可汗。
遭遇惨败的沙钵略可汗,又被内部人背叛,面对追击而至的大陈军队,沙钵略可汗选择与大陈求和,并对大陈称臣。
从此以后,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以东部沙钵略可汗一部做了大陈的附属,但到了沙钵略可汗之子都蓝可汗继位后,却被大陈的圣祖以离间之计挑唆同样是依附于大陈的“启民可汗”最终导致都蓝可汗和大陈反目。
之后更是联合西突厥达头可汗与大陈为敌。
目的达到,圣祖果断出兵,先是荡平了东突厥,在都斤山歼灭了都蓝可汗。
而后命名将杨素,联合突厥启民可汗进攻西突厥达头可汗,逼迫其逃亡,最终死在了逃亡的路上,自此横行一时的东西两部突厥彻底被荡平。
可惜好景不长,圣祖在荡平北疆没多久,就撒手人寰,甚至没来的安排处理残余的突厥遗民。
乃至于五十年后,突厥部落又出了一位勇士阿史那骨咄禄,其人不仅智慧聪颖,更是力大无穷,精通领兵作战,用极短的时间内,带领突厥部落的遗民,推翻了大陈在北疆的统治。
由于当时的陈朝发生内乱,无暇顾及北疆和西域,最终导致西域十六郡接连丢失,而突厥也借此时机,宣告建国。
建国后的突厥,最初与大陈相安无事,将目光放在了东西两面,极力恢复突厥鼎盛时期的版图。
当今突厥可汗默啜继位,此人雄才大略,素有野心,继位后,讨伐党项,远征中亚,东击奚族,契丹,扩地万里,一改其兄蛰伏与大陈和平的国策,并且积极备战。
按照他的话,大陈已经腐朽,突厥是时候一雪前耻,并且夺取河西地区,让突厥人的牧场更大,更广,荫泽突厥人的子孙。
去年,他指使西域小国破了敦煌,试探陈朝的反应,没想到,陈朝犹如纸老虎一般,居然没有任何动作。
这让他看出陈朝的无能和软弱,继而下令,让他的两个侄子默矩和阙特勤,统帅六万突厥大军并且胁迫两万小国之军开路,欲占据陈朝西陲,然后以西陲为开始,逐步蚕食大陈的土地。
此便是西陲之战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