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各大边镇,游牧民族入侵越频繁,修边镇城池越就越频繁。
国家没钱,但面临威胁,就不停的被迫把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这些大工程,于是也就越发没有钱去养兵,导致野战的军队越发的虚弱。
野战打不过,这就意味着陷入了全面的被动。
陛下,因为把钱发给士兵,既没有看得见的政绩,也不知道这些士兵是不是真的可靠,到底打不打得过那些野蛮的外族,反而坚固的城堡和城池更能带来安全感。
这些官员之中,贪污少一点,基建搞多一点就是清官和好官。
贪污太多,只要搞的基建过得去也称得上能吏。
只有那种又贪又做不了事的才会被人骂。
这就是文官的逻辑,也是史书的评价。
但这些人从来就不会去想,任何城堡和城池都是依靠人去守的,饭都吃不饱,家里的生计都要靠着妻女卖淫才能维持,这样的士兵,会有人愿意帮大明去坚守吗?
更不用说还要去野战。
而这些文官,很多居然都是作为名臣来评价的,评价的标准,就是他们搞基建的能力。
证明他们能力的,就是一堆找不到人来守的城池堡垒。
结果陛下也看到了,在辽东所有的战役,都是后金一来,我大明就仓皇撤退,丢下城堡里面的粮食和物资给满清。
臣以为,他们修一座堡垒(就弄了几块石头垒起来)用了30万,里面还放了20万的粮草器械(具体有多少东西鬼知道)。
50万白银的资产,被后金偷袭就全部没了。
军阀赚到了,后金抢到了,文官也捞够了,亏的只是朝廷,多好的生意。”
李靖为崇祯皇帝分析的头头是道,听的崇祯皇帝连连点头。
他已经听明白李靖的意思了,无非就是不要乱修一堆华而不实的城堡,而是专心将资源砸向野战部队。
想当年,崇祯皇帝穿越前,还记得当地的领导们非常重视教育,但是由于财政太紧张了,所以没法给老师们按时足额发工资。
但是领导们真的非常重视教育,所以修了新学校。
于是那些优秀的老师一个一个跳槽走人,新教学楼一栋一栋拔地而起。
结果就是当地的教育水平断崖式暴跌。
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崇祯皇帝对李靖的说法一听就听明白了。
“那,依你之见,朕该当如何?”
崇祯皇帝开始虚心求教。
“陛下,臣以为,那些文官搞工程搞习惯了,利益捆绑。
他们宁可打败仗,也不会放弃搞基建的。
他们只会嚷嚷,朝廷财政困难,发不出军饷,各位大兵要相忍为国,饿肚子没什么,忍忍就过去了,然后开始大搞堡垒建设。
利益和官僚制度的惯性已经让他们根本回不了头,也不愿意回头。
陛下,如果您能少修城池堡垒,把钱拿出来实实在在用在军队身上。
哪怕每次都打败仗,哪怕全军覆没,只要这么打下去,满清才多少人?
拖都能拖死它。
陛下,您的优势就是钱粮和可以大量招募汉人进入军队!
换句话说,您死的起兵马!
相反的,满清本部才有多少人口?
和陛下拼人命,他们就死定了!
陛下,臣来的时候,见到了陛下的骑兵,非常的威武雄壮。
如果陛下能够将节省下来的钱粮,训练一支十余万人的歩骑混合野战军团,臣以为,平定辽东不是难题。
而眼下,我们大明非常非常非常缺乏战马,在战役机动性上根本比不上满清。
臣以为,如果陛下励精图治,大力提高马政,顺便击败蒙古,从蒙古这里拿到战马资源。
十年之后,这支部队就可以成型了。
那时候,臣可以为陛下平定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