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文官虽然崛起,但还达不到真正的完全控制皇帝的地步。
他们又自诩清流,不屑做那董卓、曹操之辈,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弘治皇帝立志要当一个仁君,所以对任何权利都是不争不抢,完全信任文官。
但朱厚照一上来就对文官势力发起了挑衅,节奏太快,导致文官还在弘治皇帝的惯性当中没有反应过来。
而朱厚照在这个情况下突然对京军要进行整编,倒也不是一定为了抢夺军权。
最主要的是为了让这支军队能够打仗。
因为再过四十五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纪年1550年发生的庚戌之变之后,整个大明强大的迹象就完全被打破。
从此之后战争不断,别说蒙古人一直南下入侵,就连东北的女真人,在看到大明居然空有其表之时也蠢蠢欲动。
人得居安思危呀,只有四十五年的时间给朱厚照准备。
他现在才十三岁,四十五年之后多少岁?五十八岁。
自己来了之后,总不能像原来的正德皇帝那样,三十来岁就挂了吧,说不定自己能活到五十多岁。
那时候自己难道要面临整个京军像嘉靖朝庚戌之变那时候一样,‘禁军仅四五万,老弱半之,又半役内外提督大臣家不归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俺答‘大掠村落居民,焚烧庐舍,火日夜不绝’?
为了不重蹈覆辙,朱厚照就必须得在如今开始训练进军,不给蒙古人将来给大明带来如同土木堡之变一样的屈辱。
当刘大夏他们来到了京营门口之时,英国公张懋率领十二团营十二位侯爷,还有各路军官十几个人一同迎出来。
张永和刘大夏都身穿官服。
张永身穿四品官服,却与文官不一样,他的官帽之上没有两根翼翅。
而刘大夏身穿绯袍极为精神的出现在武将面前。
即便英国公张懋为高权重,但是如今重文抑武,张懋也不敢托大。
而且名义上现在十二团营隶属于兵部,刘大夏就是他们的上司。
张懋立刻上前来给刘大夏和张永行礼。
“莫将参见刘部堂,见过张公公。”
在如今的官场中,武将见到皇宫里边地位比较高的太监,都只能恭敬行事,实在是让人觉得悲哀。
大家行完礼之后,英国公张懋直接了当的问道:“刘部堂,张公公,此次要如何整编?”
张永直接就发话了,“咱家在来时也了解了一些情况,京军十二团营,每营人数一万两千,十二营便是十四万。
那咱们就一营一营的查,先将人员全部到场点卯。
咱家在陛下面前表态了,一定要使账册与人员对上号,否则咱家便提头去见。”
此话一出,张懋脸都白了,冷汗哗啦哗啦就开始冒出来。
他身后那十二位侯爷,脸色也极端难看。
京军在册人员写的的确是十四万多,但这些年下来,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多余的那都是在账面上的数字,甚至有的都已经死了,但人死册不削。
他们的军饷依旧由军官领取,之前也没有人在乎过。
即便每任兵部尚书明知账册上的数字,跟真实人数对不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兵部衙门很多办公经费,也是从这些空饷人员身上出。
加上这么多权贵都盯着这块大肥肉,大家都要分发一些。
涉及到如此多利益,没有哪个兵部尚书头铁敢去清查真实数据。
一位侯爷硬着头皮上前:“张公公,您有所不知,京营有不少在籍官兵,分散在各部衙门,要让他们统一到场点卯,怕是要等上好几天。”
张永回答的也很简单,“那就请侯爷派人将分散在各部衙门的京军都叫回来,咱家这段时间吃住都在京营,有时间等。”
想用这一招搪塞过去,张永这里可不会答应。
自己代表的是皇上,皇上第一次派自己出来做任务,如果都不能完美的交卷,自己有什么脸面?
尤其是自己先一步出宫担任这么重要的位置,让刘瑾那些人嫉妒羡慕,完成不好,那些人必然落井下石。
所以不管是面对朱厚照的信任,还是自己的前程,张永都必须铁面无私。
他的根是在皇宫里面的,他才不会管外庭官员们到底怎么想。
那些权贵你再是厉害,你也管不着皇宫内院。
这就是张永这从身份带来的好处。
侯爷们听张永这么说,脸上表情十分难看。
看来张永是个硬骨头,一点都不给面子。
于是英国公张懋也没有在推搪,直接就说道:“张公公如今承平日久,十二团营养着那么多兵,对朝廷来讲都是巨大的负担,所以对那些退役、伤病者,我们也酌情清理了不少,精简了编制,如今的确达不到十四万满编。”
张永马上说道:“那不知,现在在册以及实际人员还有多少?”
这个英国公张懋眼睛往刘大夏瞥去,却见刘大夏此时眼睛瞪着前方,根本不与他的眼神对视。
张懋暗恨。
刘大夏可是有自己的说辞,兵部之所以不清楚十二团营到底有多少人。
首先兵部名义上管着京营,但还是由英国公张懋和十二位侯爷负责训练、装备军饷。
如果京营出现了缺员,英国公张懋他们也得马上上报兵部,由兵部铨选人员补充。
但如果英国公张懋他们不上报,兵部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员每天去清查……
-------------------------------------
注解1:景帝用于谦为兵部尚书,谦以三大营各为教令,临期调拨,兵将不相习,乃请于诸营选胜兵十万,分十营团练。——《明史·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兵一》
又用汪直总督团营,禁旅专掌于内臣,自帝始也。——《明史·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兵一》
注解2:禁军仅四五万,老弱半之,又半役内外提督大臣家不归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明史·列传·卷九十二》
注解3:京军俱游惰不***驱之,出泣下——《国榷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