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陷阵,诸将效死先登,汉将于光降,遂复太平。
是夜,胜追谅破之采石,谅走江州。
......
六月二十七日,辰时一刻,徐达大军抵达太平城外。
到来之前,早已有斥候通知徐达,说是太平已复。
诸将不信,以为是岳峰部被汉军全灭,此乃汉军故布疑阵。
此次出征之前,朱元璋曾嘱咐徐达,言岳峰少勇,每战必先,且年少成名,唯恐行军骄纵,需好生注意。
言外之意,是老朱不想岳峰出事。
倘若岳峰攻打太平失利,对徐达与老朱来说,都是一个损失。
所以,在临近太平府途中,徐达忐忑不安。
此刻,太平府城外。
徐达见城头竖立‘宋’旗,唯独不见岳峰身影,当即命全军戒备,心情颇为紧张。
忽见城门缓缓打开,一白袍少年跨马而来。
待人近了,徐达才大喜过望,“岳小子!”
岳峰骑乘乌骓来到他身前,抱拳道:“末将幸不辱命,已复太平,获俘两千众,守将于光献城防大印!”
话音刚落。
矗立在徐达身后的诸将,比如郭家兄弟等人,顷刻间,都是面色惊变,感到不可思议,
“仅凭三千人,真就将太平府收复了?”
“昨日传书,太平府境内守兵约有四五千众,以少胜多,又是攻城...难以置信!”
“岳峰...有项羽之勇啊!”
“...”
许多熟知历史的将领都知道,项羽与刘邦的无数战役里,有一场彭城之战。
那场攻城战,项羽就是以少胜多。
其实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很多,可是攻城之战还能以少胜多的,却是凤毛麟角。
而岳峰之所以能够拿下太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太平府汉军守卒多为龙湾之战失利的将士,已无斗志;
其二,于光将大部主力都用作防守西城,待岳峰登城时,局面已经失控;
其三,岳峰向汉军将士说采石矶已被攻破,陈友谅已南逃,于光获此消息,也不愿守城了。
当时的岳峰并不知陈友谅已经被冯胜击败南逃,只是历史中确有此记载罢了。
而于光在龙湾之战失利后,就不愿效忠陈友谅,有此机会,他自然也便投了。
原先质疑岳峰的那些将领,回想起先前议事时的种种不屑,便觉臊得慌。
如果说,他们之前佩服岳峰,是因为岳峰的武力。
那么这一刻,他们连岳峰的智慧都感到钦佩了。
智勇双全的武将,可不多见。
徐达惊喜万分,大声道:“好小子!你立了大功!”
为何说岳峰拿下太平,只是立大功,而非首功?
原因很简单,采石矶那个地理位置,远比太平府要重要。
因其雄踞长江南北之险,扼守东西咽喉之冲,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
这也是为什么,陈友谅非要以败军之势,还要驻扎在采石矶的原因。
所以,首功当为冯胜。
待徐达等人进城,详细了解岳峰攻下太平府的经过后,又再一次陷入深深地震撼当中。
说实话,老朱帐下有很多能打的武将,但敢于先登者,寥寥无几。
徐达道:“携幼子杀出重围,于龙湾斩将夺旗,在太平先登陷阵,岳小子,你有赵云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