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最早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到北宋末年,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与盐业、铁业、酒类制造等行业不同,造纸业在宋朝没有受到官府直接出台政策特别针对,所以整体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而纵观北宋民间造纸业的发展,南方造纸业发展要比北方迅速。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盛产合适的造纸纤维材料,如竹子、麻、桑树皮等。
二是,南方临近海洋,便于海上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地理优越。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由南向北传播,汴京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造纸作坊,有的规模达到上百名工人。
如西城的蔡家、东城的方家等,但他们技术相对南方,还是较为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谢家经过这大半年来的持续投入,便桥的这处由印刷工坊改造而来的造纸工坊,目前也有了五六十人的规模。
在经过多次的实验,沈毅最终将适合用于纸张的施胶的植物淀粉材料锁定在了,麦淀粉、糯米淀粉、和豆类淀粉之间。
至于到底用哪一种,用多少合适,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最终找到那个极具性价比的一种。
所以,这项工程耗时很长。
当然,沈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快速寻找一种不那么完美的方案替代,以缩短工期,但是他没有那么做。
理由无他,他来谢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利用谢家的资源,将自己所掌握的造纸技术,从理论变成现实,并以此,寻找那个符合这个时代的最优解。
这半年来,他通过谢家给予的资源支持,已经在传统造纸的技艺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如使用更精细的筛网来捞纸;
如找到纸浆的最佳配方;
等等……
最终,将纸质的整体质量,提升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层次。
而这一系列工作,沈毅没有解释,导致很多人谢家人看不懂,所以才会出现目前的种种误会。
但谢韵是一个非凡的女子,尽管她也看不懂其中的道理,但她会判断。
她买来了方家的、蔡家的、以及南方各大族的纸张,一一与沈先生造出的纸张进行了对比。
判断出沈先生是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并且意识到这件事今后可能会给谢家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
她才敢在二房所有人的反对下,不遗余力支持沈毅,赌这一把。
……
便桥,印坊。
接连被谢家人催结果,沈毅也很无奈。
为了不让谢韵为难,这些日子,沈毅不得不放弃心爱的草棚,来到了工坊里监工。
此时,工坊里弥漫着蒸气和植物纤维的混合气味,造纸工匠们穿着简单的棉布衣服,头戴布帽,分工明确地忙碌着,不时还能看到李管事站在那吆喝,维持着生产秩序。
而沈毅,站累了,见谢家人不在,则偷偷坐在一旁的躺椅上,悠闲喝茶。
期间也能够听见,一些杂役小声议论。
说谢家人这个月,要扣他工钱,将他解雇云云。
对此,沈毅装作没听见,自顾自地,喝茶,偶尔哼起现代流行歌曲……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听着工坊里嘈杂的声音,他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这个时候,恰巧撞见,过来巡视的谢韵。
谢韵见沈毅在那酣睡,不由嗔怪道:
“先生,为了工坊事宜,操心劳累,真是太辛苦了。”
“不辛苦。”对此,沈毅倒是不以为意,翻了个身,侧对谢韵,继续补觉。
偶尔,他见谢韵面临来自谢家的压力,心事重重模样,也会宽慰一句:
“放心。”
这个时候,谢韵会轻松一笑,得到想要的答案,便觉得身上的压力没那么重了。
这个时候,她会在印坊里转悠,了解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想要洞悉这其中的因果。
对此,沈毅频频摇头。
他心想,大概谢韵也只能了解到表面这些了,这其中由他主导的方法论,他不说,谢韵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时间流逝,半月后。
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到了交卷的时候了。
这一天,谢韵、谢驰以及其它一些谢家二房核心成员,都来到了现场,他们见李管事,将一张一张新纸,顺序平铺在桌案上,焦急等待。
接下来,将由谢韵执笔,进行最后效果验证。
所有人,在等待之余,内心都非常紧张与忐忑。
眼下大房和三房为争家主之位,都在拼命地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