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历千载而逾半,知无上妙法、知道合自然、知缘法而行、知儒家善恶、知兵诡韬略、知非攻善匠,小子何所学?”
闻言,魏道濛心头一惊。历千载而逾半,即商末周初时,当是红尘谪仙啊。
庄子言心澈为知,就是说,魏道濛所想学的,面前这位谪仙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真是千载难逢的大机缘。又问他想学,这是刚才志向问话的升华。
“依仙师所见,小子求缘得法。”魏道濛答完,暗自自夸机智,求缘得法,妙哉。
谪仙哈哈大笑,颤动着皓髯说道:“吾本道家。小子知否何谓道家?”
“愿受教焉。”魏道濛恭敬再礼。
“道在山、即为家,道下山、则为教。山中窥仙缘,玄门无上妙法,山下见生民,济世教化存祚。小子求缘得法,遂传你太公所著《太清妙法录》孤本两卷,切记,不可轻示。”
“仙师教诲,弟子谨记。”魏道濛叩[kou]首拜谢。
“半日半生、半半命数。切记!切记!”
魏道濛依师礼叩拜,起身,玄妙阁已然消渺、人影亦杳然无踪。
当今,弱者弃地、强者称盟,小者聚为坞壁、大者兼为方镇,流民饿殍露于野,豪族锦衣粟为毯。生逢当下乱世,魏道濛自觉能遇仙师,蒙获传道,实是祖上积的无数阴德。
阿娘有灵,也能欣慰了,魏道濛想了一会,一股悲天悯人之感沁入心田,随手在地上比划着刘璨大儒作一首的《感怀》:
“天不周正晦明变,世道无常危悖安。
浮光掠影,云卷苍穹落,对山隔岸。
华天霜寒麻月隐,枫枝缘志空彤残。
小阁深处,人间不值得,瞰尽山川。”
魏道濛手捧《太清妙法录》,不知觉间多了这些感怀与离骚,终究自己还是凡夫俗子,也许道亦有道、天亦有情,万物消长有序、人间终会安定。
感怀之后,魏道濛急不可耐的打开仙师赐予的《太清妙法录》,里面全部都是金文字体,他大致浏览一遍,很多字只看着眼熟却不甚知晓,只得是连蒙带猜。
隐约大体明白了太公所著此录应是分为两个卷落部分,一卷乃是太公记录仙师道祖口述的无上妙法,魏道濛看的是是云山雾罩、晕乎的不明所以。他想着后面应该会受益无穷,毕竟他还是有点眼力价的,知道这无上妙法应是比江湖门派修炼的心法还要了得,这可是万万人求而不得、万万金都换不来的天大机缘。
另一卷是太公穷毕生之为所著的三篇玄门缘法真解,魏道濛猜测许久,粗略分辨出三篇分别是玄门养炁诀、玄门阴符经、玄门器箓传。
他此前一直不明白何谓炁?炁和吐纳之气有何区别?又为何气沉或住气丹田?粗略翻看完‘玄门养炁诀’,魏道濛心中豁然明朗,原来身躯如皮囊,不仅仅是人吃食五谷、牲畜、家禽、菜蔬、天灵地长之物所化生的炁,还包括每刻每息都在与周边房舍、草木、厚土、天空、溪涧、山川、江河有着炁的牵连。
炁本来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能量,因此炁是流动的、变化的,所以像大姨娘、白夫子这样的绝代高手都会练炁,将体内流动的和周遭飘渺的炁住闸丹田,凝练成杀伐时可全身调用的气。
他大略明白,太公的玄门养炁诀就是高深的世间只有他知的武功基础法门,纳炁、养气、修气、练气,循环往复,方成可为己用的真气。修炼至高深时,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和福祉、能够脱离六道三界,成为红尘谪仙。
魏道濛也并不奢求太多,能够修炼真气,往后自己行走游历、江湖闯荡能够不被肆意欺辱,自保之余能护及亲友他就满足了。
玄门阴符经,大抵是以天地大道运行轨迹为秩、以大势发展推演为纲,卜算或推演未来的可能或未来发生的事。
关于玄门阴符经魏道濛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他深感自己资质愚钝、不明其要,目前看即使千般努力也难有成就,以后但看机缘吧,眼下就此先略过。
至于玄门器箓传,这个魏道濛兴意盎然,‘符’既可是固止法箓、亦可是佩戴法箓,若随身佩戴法箓,可消灾弥、守魂魄、保气血,可为永久性持受。‘器’则是炼器,具体分为法器和法宝两大类,取后天地而生的诸般材料练成的器称为法器、取先天地而生的诸物练成的器称为法宝,法器多为杀伐类的、也有护身类的,法宝不可揣度。
魏道濛想先天地而生的诸物世间终究难觅,但后天地而生得诸材却不难寻,这玄门器箓传往后一定好好费心研习。想着身揣保命法箓、手拿法器,行走这世间,多安心啊。
魏道濛只是粗略地翻看着,嗖忽不觉间竟已然过去了一日一夜,要不要就此回聚落娶妻生娃?思来想去还是先去趟长安城。
不为别的,太公所著《太清妙法录》里面太多的字他不认识,要去不同地方多找几个老先生、大儒,每个人教他认几个字,这样,不需几月,便可以修炼真气了。
又有些想回聚落找桑桑,回聚落多么逍遥自在。哎!万事安得两全法啊。
昊阳当空,就此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