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行了一礼,走至李善长身后:
“禀父皇,儿臣是来为了韩国公一事。”
果然……
“哦?那你可得给咱细说了。”
朱棣点头,作揖道:
“儿臣认为,韩国公……”
在所有人面容精彩之际,他话锋一转:“韩国公公忠体国!”
砰!
这句话在群臣脑海中炸开,齐刷刷看向朱棣,面容精彩万分。
汪广洋嘴角的弧度彻底消失,转而是一脸阴沉。
处变不惊的李善长呆愣,回过头目光怔怔的看向站在身后的青年。
“儿臣统领仪鸾司锦衣卫昨日查抄御史中丞涂节,御使大夫陈宁,兵部侍郎宁飞……”
“在几人家中,儿臣确实查抄到了胡党一众逆贼串通,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的证据。”
朱棣说着,从怀里掏出几封信件,接着说道:
“在这些信件之中,儿臣并未看到有关韩国公的名字。”
朱棣说完,将书信递上:
“儿臣认为,韩国公最多也就是酒水致之,当时未能想起,即使是往后的日子里偶然间想起,或许也只当是听错了。”
“毕竟,谁会去怀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而不去怀疑自己的耳朵呢?”
“可韩国公仍旧前来认罪,想要为朝廷保留颜面,臣以为,此举,韩国公公忠体国!”
朱棣恭恭敬敬的说完最后的话,没有去看群臣,只是看着父亲。
昨日的密诏,他看了。
大抵的意思就是让朱棣这几天好好表现,事情办的好了,会有很大的奖赏。
而什么样的奖赏能让朱元璋以密诏的形式传递?
朱棣大概清楚,自己需要做的事绝对不止抄家这么简单。
“父皇肯定早就知道了韩国公一事。”朱棣心里喃喃道。
昨夜打至今晨,朱棣虽是疲惫不堪,但回想起昨天找的几个锦衣卫帮忙抄家,那哥几个战斗力之恐怖……
简直不是人。
朱棣敢肯定,朱元璋的眼线,探子在这应天府里绝对是数不胜数。
想到这儿,朱棣不禁感觉寒芒刺背。
或许胡党的密谋一开始朱元璋就知道。
朱棣没有理由怀疑眼前这位能从底层干到顶层的皇帝。
历史上的记载是胡惟庸图谋一事被太监看到。
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么?看到的一定就是太监而不是探子么?太监就不能是探子么?
结合密诏,朱棣还是冒险的揣摩了一番圣意,打心眼儿里觉着朱元璋不会杀李善长。
为什么?
因为历史书是这么写的。
历史书上写着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杀掉李善长,而是后面李善长多次不感恩才被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