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还担心林如海的身体,关于林妹妹的事情,贾雨村无须插手。不需要怀疑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林如海会考虑周全。
从关系来说,贾夫人一病去了,6岁的女儿林黛玉只得"守制读书",她的家庭教师贾雨村便欲"辞馆别图"。
可刚当上扬州巡盐御史的林如海,极力将贾雨村挽留下来,要他继续教女儿林黛玉念书。
林黛玉的外婆贾母念及外孙女"无人依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林如海随即委托贾雨村护送:"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吾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
林如海挽留贾雨村,明面上是请他专程护送女儿进京都,实则有意帮他复出。
贾雨村得知朝廷起复旧员的打算,正打算请人帮忙,林如海从内部渠道早已知悉,只待贾雨村找他帮忙,自然欣然应承。
林如海很客气,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筹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精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弟于内兄信中注明,不劳吾兄多虑。
林如海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以谦恭的姿态表示,这是应该尽的"知恩图报",还承诺写好荐书,托内兄贾政务必帮忙运作,且承担周全此事的所有费用。
贾雨村作为林黛玉的家庭教师,林如海给予帮助,合情合理,也无可厚非。但如此热心的帮助,就让人感到突兀了。
本来林如海可以不挽留贾雨村,派一个得力的心腹之人,护送林黛玉,再说又是去血亲外婆家,路途上也没有多少不安全的地方。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在头上?贾雨村不禁惊讶,作为学生家长感恩,也用不着如此不遗余力的帮助,哪里承得住这份情深义重的"知恩图报"?
困惑中的贾雨村当时致谢,旋即相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进遏。"
林如海笑着认真予以回应,真诚地介绍了二内兄贾政的"谦恭厚道",还"最喜读书人",让他不用担心。
爱才的林如海在感同身受之下,对认可的贾雨村,真心地帮助,他同甄士隐一样,都是极为欣赏这个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年轻人,希望他不被埋没,能一展雄才。
当然,林如海对贾雨村的帮助,有别于"观花修竹"无欲无求的甄士隐,确有出于女儿家庭教师这一特殊关系的考虑,希望小林黛玉能得到老师真心地保护,能健康成长有美好生活。
"年已五十"担任要职的林如海有不得已的"内顾之忧",起先为"林家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苦恼。
后来三岁的儿子夭折,爱妻贾敏病逝,仅有年幼的嫡女林黛玉在身边而倍感"膝下荒凉",又为担任巡盐御史而焦虑。
巡盐御史这个在外人看来的肥差,实际上也是"高处不胜寒"的高风险岗位!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林如海一想到如此艰辛的工作处境,压力山大。
既担心有负使命,又恐动了利益集团的奶酪从而惹祸上身,被人"背后捅刀子",累及家人尤其影响视为掌上明珠的小公主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