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铭花算了算没算不明白,她妈是薪金制还是供给制?
她妈去梁城那天,开始计算工资。那天是十月底,按规定劳资会算半个月工资。然后再加上十一月工资,和十二月预发工资,12月5号她妈领的工资共计两个半月。
其中还包括她妈在火车上的中夜班补助,以及其他各种补贴,
按照她上班时间学徒工的工资16块,兑换到现在是……她努力想,是100的比例?1000的比例?还是10000的比例?不会吧,怎么可能10000的比例。她自己被自己惊到,又约莫着似乎10000的比例是正确的。
假如是10000的比例,现在离第二套钱币的兑换还有一年多,在一年多的时间中物价上涨幅度堪比火箭,那也太……离谱了吧,她有点不敢确定。
算了算了,不去想了,她是怎么也理解不了,物价是怎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上涨那么多的。
她妈如果是薪金制,按照1:10000的比例,两个半月发的钱有点少,衣服不说是制服必包,包吃这一点也扣的太多了,发的东西变相等于是自己买的,说不过去了。
管饭管福利是供给制。如果是供给制,她妈两个半月领的工资倒是有点像。
她没接触过解放初期的供给制,不清楚供给制的工资怎么算,更不清楚这时期铁路职工的工资是薪金制还是供给制。算了,随他去吧,她问她妈也是白问,只能是一笔糊涂账。
她换个话题引导她妈,“你有没有问过房子的事?”
曹妈愣住,懊恼了一会儿说:“一忙我给忘了。等我回去就去问。”
“嗯嗯,你一定要去问。你跟人家说咱家是军属,俺爹是48年参军的。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说48年这一点,这关系着分房子的大小和你的待遇。”
“我着了,48年。为啥要说这个?”
“因为建国前和建国后的待遇差别很大,越往后越大。”
“着,我着了。”
曹铭花相信曹妈答应的事会尽力去办到,把女儿接去绿城是曹妈此时的愿望。
曹妈抹着眼泪说:“等分了房爹和桃妞恁都要过去。恁不着,我一个人在那,没个说话的有多难。”
曹铭花不想她妈泄气,拍拍她妈的背哄她妈,“我着我着,我正准备过了年就过去陪你。”
“真的!”
曹妈毕竟不是小孩子,惊喜不到两秒又垂头丧气,“那边也没有发房子,你过去住哪啊。”
曹铭花想起来上辈子在梁城,六十年代初,她和她妈盖两间砖瓦房,花费七十多;六十年代末,买继父兄长家三间东屋二百二十六块;八十年代初,八百块差点买一座四合院。
梁城怎么都是城市,此时绿城所在的郑县县城,是县城不是城市也不是省会,她家现有的小六万块,不知过年后能不能买一处院子?随即又想起她想到的钱币兑换比例,扎心啊,她以为的巨款,不过能兑换几块钱。
不过按照以后国有企业的惯例,职工租房单位可以报销大部分费用,选择租房还是可行的。
“不发我们可以先租房啊。你现在是工人,每个月有工资,租房子也不怕的。只要我们娘俩在一起,没有什么能难住我们。”
曹妈眼中重新亮起希望,“是勒啊,我咋没有想到这一点。等我回去就去问发房的事,问好了把你接过去。”
张姥爷也随声附和,“发不了房租个房也可以,就是不知道房子好找不好找。我看这样,等过吧年不忙了,我带着桃妞去你那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就让桃妞他几个过去陪你。”
“你这每个月发的钱真不少,家里再给你们送过去点粮食,这以后长期在绿城那边安家,我看行。”
感受到爹和女儿的行动支持,曹妈含在眼中的泪水慢慢缩回去。“我回去就去问房子的事,还有多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