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铭花清楚自己心急,也努力控制自己不要那么急,一辈子很长,不能急于一时。可眼前的事不是她能控制的,她无法不心急。
她重生在改变母女俩命运的转折点上,她不急,曹妈招工事情的发展就会像上辈子的轨迹那样,再说即使是曹妈已经去了绿城,按照她妈的秉性,极有可能半路跑回家,她娘俩的命运能不能改变还是未知。她妈的性子她太了解了,她必须缩短去绿城的时间,只有她到了绿城安抚住她妈,她母女俩的命运才能真正的改变。
她去绿城不是说句话那么简单的事,她年龄太小了,不可能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大人们不会听她的,她说多了还有可能把她当成鬼附身啥的。比如张姥爷,对她亲是真的,不会听她话也是真的,因为她年龄小,说的话没有信服力。
帮人帮己,她帮小姨夫归根到底是为了帮她自己。
新婚姻法将在明年实施。新的婚姻法规定婚姻必须实行一夫一妻制,一妻多妾的家庭不再合法化,国家将强制宣布他们的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她知道这件事是大女儿夫妻闲话一位名人的故事,当时大女儿说那位名人和第三者同居不是找小三,是因为一夫一妻的新婚姻法还没有实施,因此不能用后世的眼光看那位名人。
她当时也回忆起她村里人说的一些笑话,说新婚姻法刚下来时,有一些妇人把经念歪了。打着响应上头号召“离婚”的幌子,随便找出来两身衣服打包,和婆家人说句“离婚”,高高兴兴走了。
这件事她是当笑话听的,但现在她想把这件事用在小姨夫改变命运上。小姨夫的娘是小婆,明年因为新婚姻法的实施被离婚是肯定的,她想让她姥爷用这个契机改变小姨夫的命运,同时,她也想因此在绿城有个帮手。对,她就是想让小姨夫去绿城定居。
她之前应付她妈,说让她姥姥她小姨去绿城定居的事线太长,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她刚才进入张家院子时就意识到不妥了。
此时农人们对土地的执念很深,认为农村才是他们的根,即使当官或者读书等等离开家乡,家乡也会有他们名下的土地。当然,这也和古代的政策有关系。但不管怎么说吧,富人如此穷人更不多让,像张家这样靠时代分了土地的人,才尝到拥有土地“当家作主”的甜头,让他们放弃土地离开土地没有任何可能性,所以,张姥爷张姥姥说什么也不会离开农村到城里去的。
再说张小姨,已经定亲的女子将来结婚,丈夫在哪里她就在哪里,上辈子她都没有嫌弃小姨夫的出身,拉着小姨夫回家种地,这辈子也不太可能为了说一门城里的亲事,而和小姨夫退亲,说白了张小姨是真心喜欢小姨夫啊。
此时的城市没有以后吃香,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到城里去,土地对于人们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城市,张小姨在没有人给她灌输“城里比农村强”的观念前,不会认为在城市过的日子会比她现在的生活强。
小姨夫家是地主,小姨夫又是读书人,张小姨肉眼能见到小姨夫家里的财富,小姨夫本人的含金量眼见为实。曹妈在绿城人生地不熟,能给张小姨说一门比小姨夫还好的亲事吗?答案是不能!张小姨的选择一目了然。
曹铭花借小姨夫之手,才会把跟随“丈夫”的张小姨弄到绿城。有张小姨夫妻做依靠,曹铭花在绿城也算有了帮手,她和她妈娘俩的命运才能算真正的改变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的容易做起来难。
曹铭花迷迷糊糊睡到下午,醒来时张小姨已经回家了。
现在的张小姨有十七八岁,个头不高不到160,随张姥姥长得细白秀气,小鼻子小脸的,走路虎虎生风,性格跋扈利索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