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划了一个管子的形状,接着说:“既然定居点在熔岩管里,就取了个直白的名字,叫导管,因为是第一个定居点,就叫导管一号。怎么样,简单明了吧。”
露娜已经听傻了,还没有回过神来。包宇倒是抢先反应过来,问:“那另外两个地下定居点怎么也用D打头的规则呢,那不是别的国家的吗?”
“什么叫别的国家的,那是全人类的。只是由不同的国家牵头建造。”我再次指正了包宇的措辞。
露娜终于搞明白了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也开始发问了:“美国。。。为首的定居点和欧盟为首的定居点为什么也遵守这个命名规则呀?”
“并没有,美国为首的定居点取名“The Pick”,我们只是翻译成“顶点”,欧盟为首的定居点叫“La Steppe”我们翻译成“大平原”。总之,必须符合我们的规矩。”
露娜打了一个响指,说“中国人真是会随机应变。那政府就同意了你们的提案?”
我说:“我们也没想到,反正政府同意了我们的命名方式。也许他们认为地下定居点只是权宜之计,未来会有更大规模的地面定居点取而代之。就没把这种命名方式放在心上,反正都是临时的。”
包宇说:“可没想到,却成了永久、最后的定居点。”
露娜安慰包宇说:“不会是最后的定居点。一定不会。”
乐观,始终不改的乐观,我真是难以理解。
我不解的问:“露娜,你不觉得在地球上只有很少数一些人还在关心火星探索的事情吗?真的还有人支持定居点的建设吗?”
露娜不动声色的回答:“李哥,相信我,我们有的是方法重新获得地球的青睐。”
我说:“别告诉我说什么能够团结全人类的狗屁理论,宗教能使人类团结一千年,战争也能使人类团结十年,但登陆火星只能使人类团结五年,而且仅限于第一次登陆火星。”
露娜久违的狡黠又挂在了脸上,她说:“李哥,你太高估人性了,难怪您总是这么悲观。”
说话间,地面载具停止了前进,后方跟随的货运载具也并排停在了我们的右侧。包宇看了一下时间,对我们说:“别聊了,准备夜间驻扎,李哥帮我确认一下镅电池的状态。”
我窜到副驾驶的位置,看了一下仪表,显示镅电池已从供电模式自动切换到供热模式,于是对包宇回报:“镅电池状态正常。”
我又看了一眼水平仪,一切正常,又对包宇补充了一句:“载具倾斜度正常。”
包宇这时向定居点汇报:“导管一号控制中心,这里是李昂任务车组,我们位于定居点东260公里处,请求夜间驻扎。”
定居点:“定居点收到,祝夜间驻扎顺利。”
说完,包宇开始向露娜解释:“我们车辆能源来自三部分:车载动力电池、镅电池还有光伏面板。当然,车载动力电池提供了70%的能源,镅电池提供了25%的能源,光伏面板只能提供5%的能源。不过镅电池既能供电也能供热,在我们夜间驻扎时主要靠镅电池。光伏面板只能算是应急电源。”
露娜解开安全带,站起身来,向车外张望。我这才注意到一路上露娜都系着安全带没有挪窝,看来她内心还是很紧张的,只是一直都在故作镇定。
露娜敲击了一下车窗,又比划了一下车窗尺寸,问包宇:“包哥,我刚上车的时候就想问,这么大的车窗,没有安全问题吗?”
包宇认真的说:“好处更多,有利于我们车内人员向外观察,而且如果要在车内短暂生活的话,宽大的车窗也能让人感到更加舒适。当然,火星大气稀薄没啥空气阻力,别看风速快,但根本吹不起什么大石头,也就不怕损坏。”
露娜问:“缺点呢?”
包宇说:“极端情况下安全性较低吧,但放心啦,第一代月球车还是个敞篷车呢。放心,很安全的。”
我对露娜说:“听你包哥的没错,你现在安心的欣赏日落吧,你在定居点应该没机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