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可思议。
事实却是如此。
吴襄却不同,他带来的家丁是战场上最精锐的士兵,手里的的儿郎干活各个卖命。
傅海山是吴襄身边的旗鼓手。
战场上极其重要的位置。
吴襄离开关宁军的时候,把傅海山也带来了,因为这位亲信用的顺手,许多事情,他很依赖这位副手,其负责京城内外机密之事,包括与关宁军的书信往来。
吴襄摇了摇头。
京城的一帮蠢货并没有放在他的眼里。
不过人家是几百年的勋贵。
他们打仗虽然不行,那也是大明的根基,因而吴襄瞧不起他们,遇到他们的时候也必须服软,恭恭敬敬不敢露出鄙视。
“海子里的地,他们不要,老夫要。”
吴襄沉吟了片刻,做出了决定。
“会不会得罪他们?”
“老夫是为了讨好皇帝,他们算个什么东西。”
“皇上虽然变了性子,匆忙之间竟然重组了京营,有事急从权的道理,手段的确让人叹服。”傅海山误会了,以为是因为最近的变化。
“那又如何。”
“能抵抗大清?”
吴襄问道。
傅海山连忙摇头。
“打不过贼寇,也抵抗不了大清,这样的军队就算再多又如何,浪费钱粮罢了。”
“只是啊。”
“老夫得考虑咱们的后路了。”
吴襄感叹。
大明到底是怎么了。
竟然沦为如此。
他打了一辈子仗,已经看不到大明的胜算在何处,他极其清楚大清的实力,本身就是大明最大的强敌,现在多了士气如虹的贼军,东西夹击的困境,谁也无法解决。
“你把老夫的信急送回宁远,老夫则请金侍郎等人出面,上奏关宁军内迁,皇上不是要亲征么,等收到请求关宁军内迁的奏疏,皇上必然会痛快答应。”
吴襄信心十足。
放眼大明,还有比关宁军更精锐的军队么。
皇帝不可能不用关宁军。
傅海山越发不理解自家老大人的谋划。
“可主上不是说过,贼军势大,不可轻易为敌,今日为何又改变了主意?”
“谁说内迁就要帮皇帝打仗。”
吴襄叹了口气。
京城里有大清的探子,他知道这些人的存在,不过却不知道他们藏身何处。
大清这些年俘虏了太多大明的文臣武将。
连洪承畴这样的人物都投降了大清,有他们在内地的关系,更有洪承畴这位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掌领过十三万大明军队。
大明的一举一动都在大清的视线之中。
甚至陕西的流民军形势,也在大清的谋划里,他收到的消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已经派人去陕西联络李自成,想要约定与其共分大明。
大明完了。
关宁军必须自保。
留在宁远是大清的眼中钉,必然欲拔之,关宁军扛不住了。
入关跟着皇帝亲征那也不行。
贼军今非昔比,已经有了吞并天下的态势。
关宁军的位置在哪里。
吴襄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