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的,这些笨重的大家伙要带走吗?”
“一次带不走这些,先收拾一些紧要的东西,我要去收拾我的工具箱了,木头、竹子啥的也占一定的地方,柴伙也要带走城里什么东西都贵。”
赵三郎想到的什么,讲“小春儿和小秋儿明天回村子,估计要住几天,咱们留下大庆陪他们,阿爹阿娘有了孙子也没空去理会身边少一个儿子了。”
知母莫若子,赵三郎确实了解他娘,自从他的大儿子出世,他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大庆这孩子脾气温顺,只要有人给他投食,爹娘都可以扔到一边去,他和奶奶赵杨氏又有几分像,在家的地位仅次于大牛和二牛。
赵四郎和赵三郎共用一个院子,隔壁的忙忙碌碌,这一边看的清清楚楚。
高氏不掩饰眼中的羡慕,讲“四郎,我也想去县城,那里可繁华了,村子里什么都好就是太安静了。”
赵四郎认真的想一想,进“那我们要生一个闺女,你也看出来了,我们家的男丁多女孩子只有一个,阿爹和阿娘特别喜欢孙女。”
高氏摸了摸自己扁平的肚子,有几分沮丧“我进门都半年了,怎么没怀上?”
“这有什么稀奇的?三嫂也是进门半年以后才怀上,二嫂,他们成亲两年才怀上呢。”
“大嫂进门一个月就怀上,一连生了三个儿子,村里村外都说她命好。”高氏还是想生个儿子的,她觉得先生一个儿子再生一个女儿就好了。
赵四郎语气微妙“阿娘当初就是看上王家的女儿能生儿子,大嫂也很得意自己生了三个的儿子。”
高氏听说了语气不对劲,讲“村子里的老人都说,多子多福,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赵四郎脸色耐人寻味“多子多福这句话没错,问题是多子多福的前提必须能够让这些孩子衣食无忧,上得起学堂,将来才有出息。”
高氏懵懵懂懂讲“大牛现在不是上学了吗?”
“那是大哥大嫂出的束修费?”赵四郎低笑一声“那是爷爷奶奶的私房补贴,大哥日后继承家中的七成田地以及老宅的房子,我们四个兄弟只能够平分剩下的三成田地,你说依靠二亩旱田,养自己都是问题如何养孩子?”
高氏呆了一呆。
赵二郎是人间清醒,所以他小小年纪不顾村子里的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也要给赵明当书僮,他十四岁就去了县城干活。
赵三郎的性格有些懦弱,他唯一顶杠亲娘就是在娶媳妇的事情上,他不想要大嫂的妹妹,他看上了杜氏,虽然杜家比王家穷,杜氏两个姐姐生的都是女儿。
赵四郎就是看到了他娘对杜氏的不喜,王氏借机拿捏杜氏,所以他故意找一个强势的媳妇不当受气包。
高氏得出了结论,大嫂王氏看似性格软和,其实棉里扎针,这样的人以后少和她打交道。
“明天小春儿和小秋儿回来,咱们要对他们好一些,他们聪明日后必有大出息。”赵四郎讲“咱们以后有孩子,让孩子和他们更加亲近,就像三哥现在这样,二哥有什么好事情头一个都惦记他。”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了序幕,赵家的几个兄弟就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蠢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