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庸这一连串的骚操作,顿时在场所有的人被震惊了。大家都觉得龙老三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现在还有一个更厉害的。
龙老三的表演其实更偏向于下层的市井感,突出一个夸张的表演手法,对于神经大条的底层百姓,能够引起很多共鸣。
比如这位虬髯将军,王庸确定他是出生于寒门的将军。
其实龙老三表演完以后,除了在场的很多老百姓和军士武人有感觉以外,其他刺史府的官员,尤其是张议潮的脸上,早都露出不屑与不满。
很显然,他们都知道这个龙老三在胡搅蛮缠。说的话必然有水分。
而听完龙老三的几次刻意表演,张议潮已然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只是处于一种看戏的状态。
而王庸的表演则偏向于上层,追求的细腻感和高级感。
上来就是匡扶社稷,大仁大义。这股大义凛然,从容就义的样子,反而赢得了更多豪强士族官员的赞许。
看到王庸慷慨就义这一幕,很多刺史府官员都纷纷点头,投来赞许欣赏的目光。
龙老三想要裹挟底层百姓,从而威胁官府不得不支持自己。
王庸则是另一个思路,让官员们觉得王庸是他们自己人,和自己有着同样的价值观。从而把王庸当做自己人。
不过此时众多官员中,都很在意王庸刚出说的一句话。
此时一名身着黑袍,一副扑克脸的中年男人走上前,冷冷的询问王庸:
“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才是来捐粮的义民?”
王庸却不回答,只是无所谓的说到:“现在讨论这个有意义吗?我等已然被龙老三和这位虬髯将军打作吐蕃人走狗了,百口莫辩,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此时一旁的虬髯将军就很尴尬了,直接大声问龙老三:“龙老三,你们不是来捐粮的?”
听到此话,龙老三一脸懵逼:“捐粮?将军您说的啥意思?捐啥粮?不是说今年不交夏粮了吗……”
看着虬髯将军越来越铁青的脸色,龙老三感觉情况似乎不太对,说话声音越来越小。
虬髯将军此时更尴尬了,合着自己听信了这个龙老三的一面之词,冤枉人了。
假如这个少年一行人才是来捐粮支援起义军的,那刚才说他们是吐蕃人的走狗,那岂不是自相矛盾,贻笑大方了吗?
这个虬髯将军想到这里,脸从铁青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
王庸看到这一幕,也是很想笑,叫你没调查就乱说话,跟后世的网络键盘侠一样。现在知道打脸丢人了。
看到这种情况,王庸此时是彻底不急了,自己现在只需要将剩下的表演完了。自己还得感谢龙老三,经过龙老三这么一闹,反而给了王庸在张议潮等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
但是王庸不急,一旁的安叔和康太清着急了。大家都在给王庸辩解的机会,怎么这小子一点不着急,反而一直像是在赌气说反话。
但安叔他们不知道,王庸这番以退为进,反而让刺史府中的许多人觉得王庸这个少年,颇有胆识。
普通老百姓面对他们这些官员豪强,或者像龙老三一样卑躬屈膝,趋炎附势,要么就是颤颤巍巍,不敢说话。
而这个少年,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哪怕刚才的行为只是破釜沉舟装出来的。这胆识,那也已然不同凡响了。
一旁观察了很久不说话的张议潮,也觉得这个少年很有意思,不是一般的池中之物,于是突然开口询问说:“少年郎,倘若真是此人诬陷于你,你就不想着辩解什么吗?你就不怕受到不白之冤吗?”
王庸直接回道:“不用,不想,也不怕!”
王庸这句“不用,不想,也不怕”,一下引起了张议潮等一众官员的好奇,这回答很有意思。
张议潮饶有兴趣的问道:“哦?何为不用,不想,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