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三世佛
学者任继愈在《宗教词典》中对“三世佛”进行了区分:“谓过去、现在、未来之佛。”过去佛指迦叶诸佛,寺院塑像中一般特指燃灯佛,现在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这三位就是刚刚提到的竖三世佛。
那么另一种说法是三世佛是来自三个佛世界的佛,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上三位称横三世佛。这就明白了,实际上所谓的横和竖代表的是佛之间的“方位”。
山西夏县余庆禅院大雄宝殿三世佛
横三世就表示这三位佛实际是处在同一时间下的三个世界里的佛;竖三世则表示处在同一方位三个时间下的佛。《魏书》里对于“三世”是这样记载的:
“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神识常不灭。凡为善恶,必有报应。渐积胜业,陶冶粗鄙,经无数形,澡练神明,乃致无生而得佛道。”
也就是说,实际上过去、当今、未来组成的三世论思想接受度是比较大的,传播范围也比较广。这种理论认为普罗大众皆要经过三世六道,因果轮回,而三世佛就是三世论中三佛普度众生的具象化。
三世佛造像无疑反映的是三世佛信仰,这种信仰的流行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基础,而在这众多的因素当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历史动荡带来社会信仰的变化。
安徽九华山祗园寺大雄宝殿三世佛
佛教初入中国,流行度并不广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无限度剥削,使得劳苦大众与统治阶层的矛盾发生激化。佛教中描绘的净土乐园,极易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宗教中寻求净土世界以解脱现实的苦难,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果报应”等逃避现实的思想,也恰好符合身陷苦难的劳苦大众的心理。
南北朝形势图,可见战争频仍
二是民众对多种信仰庇佑的追求。中晚唐时期,佛教净土信仰遍布社会各个阶层,世俗社会中的民众信仰其实非常混乱,只要能佑护自己及家人,民众就虔诚地信仰,而不管他们的级别如何。
一佛二菩萨-三圣
除了三世佛之外,还有一种三像并立的形制,那就是三圣,这种形制通常是一佛二菩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莫过于西方三圣和华严三圣了。
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菩萨以行辅佐在毗卢遮那佛的左右,所以就有了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因为这尊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又名大日如来,所以华严三圣也被称为释迦三尊,也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三尊佛菩萨。
四川安岳石刻华严洞华严三圣
西方三圣的三尊佛菩萨,几乎人人都听过他们的名号,又称阿弥陀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立于佛左,大势至菩萨立于佛右。西方三圣乃是净土宗专修对象。阿弥陀佛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这是佛教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中的后两个。
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中部西方三圣像
喜也称作“随喜”,表示对众生所在善事随喜功德以促成,劝进行者。舍,意为舍弃、施舍,主要指舍弃怨亲等分别和自己的财物身命。也包括舍弃烦恼及过分的慈悲喜乐等,保持平静空寂的心境。
五佛
除了三佛,同时出现的还可能有五佛并立,也就是五方佛,也被称为五智佛、五方如来或五智如来,源自密宗金刚界思想。它们代表了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一位佛主持。
具体来说,这五方佛分别是:中央的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东方的阿閦(chù)佛(不动如来)、西方的阿弥陀佛、南方的宝生佛以及北方的不空成就佛。
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五方佛
五方佛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对“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代表了智慧的五个方面和质性,以及人的内在本性的清净状态。在佛教密宗中,它们被视为重要的供奉对象,能够成就五种智能和提供冥想。
七佛
七佛一般指的就是过去七佛啦,这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七位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迦叶佛这七位。
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出现的因缘在《长阿含经·大本经》中提到过。据佛经所载,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三劫之中,皆有千佛。
03
结语
这样一来,走进佛殿的时候就不会拔剑四顾心茫然了,至少对于佛、菩萨以及组合在一起的造像都能够大致认识,知道拜的到底是谁了。
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西方三圣
搜索
莫高窟最恐怖的一件事
毗卢遮那佛读音
佛像朝向顺口溜
双身男女佛像图片
100种佛手印图解书
唯一不能拜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