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完了,呼……真不容易。”
半晌之后,李恪扔下毛笔,活动了一下手腕。
抬头一看,不见孔老头,一扭头才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站到自己的身后了,正摸着下巴的胡子,一脸欣慰的看着李恪书写的文章。
“好字,的确是好字!”孔颖达连连点头:“难怪你会忘记老夫之前教你写的字了,原来你自创了一种全新的书法,这的确需要忘记之前学习的字体才行。”
“我观这字体中正有力,想必花了不少心思吧?”见李恪写完,孔颖达拿起纸张,仔细欣赏他写的繁体字。
其实这就是后世很平常的繁体字书写罢了,但比起潦草的楷书的确别有一番韵味。
前世李恪的确花了不少的时间练习毛笔字,他的爷爷是华国最早的一批投身教育的老师,退休之后就一直在家教导年幼的李恪。
他老人家认为华夏人不管怎么样都不能丢弃毛笔字这个自古以来的写字方式。
所以李恪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好的毛笔字,甚至让孔颖达在看到李恪的字之后都有些震惊。
毕竟作为大唐最有学问的一批人,孔颖达能最直观的判断出李恪写的字体绝对是第一次出现。
“咳咳……那个,老师,其实我想让您看的是这上面写的文章,不是我的字体,当然这些字体也是我研究的成果。”李恪有点尴尬,忍不住提醒一句。
真是误打误撞了,早知道只是写出来的字体就让孔颖达自己脑补出来自己荒废在弘文馆学到的知识的原因,就少写一点了,写这么多字手疼!
不过既然写了,李恪还是希望孔颖达能看到自己写的文章,为了改编这个文章,李恪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李恪的提醒下孔颖达才开始认真的研读文章,正是经过李恪魔改过后的三字经。
三字经绝对是经典,不接受反驳,和同样身为启蒙教育的千字文比起来,三字经更押韵,更容易被幼小的孩童背诵,而且三字经还是融入了历史的著作。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恪才会魔改,三字经后面细数朝代的时候,可是写了有唐朝和之后的朝代,必须修改才行!
虽然删除修改了一部分,已经有些失去了原版的经典,但这样的三字经依旧让孔颖达如遭雷击。
“这……这……这简直是传世之作啊。”孔颖达颤抖的手拿着李恪写的三字经:“这真的是你做出的学问?”
三字经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孔颖达的神经,自古以来孩童的启蒙教学就是千字文。
孔颖达也认为没有比千字文更好的启蒙经书了,但是三字经的提前出现,孔颖达这个老学究觉得千字文突然就不香了……
“回老师,这正是学生这段时间做的学问。”
李恪面不红心不跳,文抄公嘛,穿越不当文抄公的话还穿越干嘛呢?
当然,李恪内心还是感谢王应麟先生。(注:王应麟,宋朝人,普遍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编著的经书。)
“天才之作,这绝对是天才之作啊!”孔颖达连连感叹。
看到孔颖达的表现,李恪就知道自己不会挨揍了,顿时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想被一个老头教训小孩似的打手板啊。
“你们先暂且自行研习经书,李恪,你跟我来,仔细给我说说这个三字经。”孔颖达当下顾不得讲经了,拉着李恪,匆匆而去。
李恪促不及防啊,剧本不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