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形势下,要想在股市上取得突破,尤其是针对靑洲英坭的控股权争夺,加速九龙仓股价的上涨成为了最为直接且有效的策略。
当前,林浩然手头尚余一千六百万港元,这笔资金,在规模上既非巨擘,亦非微不足道。
即便悉数用于购入青洲英泥的股票,其直接效应亦显有限,顶多能增持三百万股出头的青洲英泥股份。
诚然,这能使林浩然持有的青洲英泥股份比例跃升至超过20%的重要门槛,但面对如长江实业这样的潜在竞争者,若其志在必得,林浩然手中的这20%多股份便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形成决定性的优势。
在持久战中,对方凭借更为雄厚的资本与战略布局,将占据明显上风。
因此,林浩然的策略必须调整为速战速决,力求在短时间内通过精准的操作和策略,不给李加诚足够的布局时间,促使李加诚方面主动放弃收购靑洲英坭。
另一方面,林浩然也在积极寻求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
从九龙仓这一渠道筹集资金,无疑是一个显著的助力。
他清楚,直接以当前市场价格出售股份虽能获利不少,但远未达到他的期望目标。
鉴于包船王和怡和集团已低调潜入市场,双方已经开始吸纳九龙仓的低价股票,林浩然敏锐地察觉到了提升股价的契机。
按照过往的市场趋势,九龙仓的股价有望在未来半年内显著增长,特别是在明年3月有望突破每股60港元的大关,到了1980年更是可能触及上百港元的高位。
然而,林浩然并不打算被动等待这一自然过程的发生。
他计划主动出击,利用包船王和怡和的暗中布局,巧妙地将他们推向台前,让这场收购战从暗流涌动变为明面上的较量。
几千万港元对于庞大的九龙仓集团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足以作为杠杆,撬动整个九龙仓股票的股价攀升。
这样一来,不仅能加速股价的上涨,还能让林浩然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以更加有利的条件实现资金回笼,从而迅速增强自己的资金实力。
同时,林浩然也非常清楚包裕刚与李加诚之间深厚的交情,这让他看到了通过包裕刚间接影响李加诚决策的可能性。
他思忖着,或许能够巧妙利用这层关系,让包裕刚成为说服李加诚放弃青洲英泥的助力。
毕竟,青洲英泥虽在香江商界占有一席之地,却并非顶级英资企业的佼佼者,李加诚或许会出于种种考量,愿意再次给包裕刚一个面子,从而放弃对青洲英泥的执着。
然而,要让包裕刚心甘情愿地去为林浩然做这件事,就必须让包裕刚觉得欠下了林浩然一个人情。
毕竟,商场之上,人情往来往往能左右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决策。
因此,林浩然需要精心布局,创造出让包裕刚难以拒绝的帮助机会,使得包裕刚在日后愿意为这份人情而出手相助,促成李加诚放弃青洲英泥的意愿。
深思熟虑之后,林浩然的心境逐渐平和下来,面对即便是像李加诚这样的强劲对手,他也不再感到过分的紧张与不安,反而开始有种兴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