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电话,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脑子里。关于这个冯四爷的事情我还是从老爸哪里听说过一些,但实在只是一些皮毛。
冯四爷原名冯广才,和我爷爷是从小一起玩大的朋友,那时候他们还都住在京郊大兴县的一个村子里。两家祖辈的关系就很好。住的又近,就是前后院。只隔着一道院墙。小时候爷爷经常跳到墙那边找冯广才玩。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还有两个和他们关系非常要好的伙伴。不过因为时间太久,后来又兵荒马乱的大家就各奔东西断了联系。好像只剩下这个冯四爷偶尔还会和爷爷联系一下。他们的名字现在连老爸也想不起来了。只知道一个姓李一个姓赵。爷爷和他们三人相当的要好,那时他们每天都几乎是形影不离。
小时候爷爷家里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那是因为我们张家祖辈曾经是皇城木作的大师傅。经常为皇宫里面制作和维修木器。木工水平绝对的一流,那时候一提起京城木工张家,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也因此爷爷从小就跟着太爷爷学习木工手艺,在爷爷还很年轻的时候,木工手艺就已远近文明了。大家都很羡慕爷爷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的木工造诣。太爷爷当然也因为爷爷而骄傲,一提起爷爷就笑的合不拢嘴。
在爷爷大概十七八岁的时候。爷爷和他最要好的这三个朋友在一起拜了把兄弟。这事还成了村里的一件大事,几乎家喻户晓。大家还笑说他们是桃园三结义后续赵子龙。四个人的年龄也相差无几,他们按年龄排序分别是李大爷、赵二爷、张三爷和冯四爷。四个人当时在当地还都小有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四个人都有文化上过学,那时候能识字的人都不多,尤其是在农村。二是因为他们每个人还都有一门不错的手艺。听说李大爷是个石雕世家,赵二爷家是开铁匠铺的。而爷爷和冯四爷两家都是木匠。这在那时可不是常见的事。周边邻村的人提起他们四个都会挑大拇指。更有邻村的姑娘还特意请了媒人上门提亲的。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解放前的几年。国共两党打内战。那时国民党兵节节败退,一路伤兵损将。到后来部队里严重缺少兵员。他们就开始在沿途抓兵、征兵。一旦看到适龄的年轻男子就直接抓走,入伍当兵。那时候大家都知道当兵入伍意味着什么。基本都是有去无回,所以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征兵,李大爷全家搬离了祖居,去往外地投亲。而赵二爷却不幸被国民党兵抓走了,并且这一走还真的就再无消息了。赵二爷父母过世的早,只有一个远房的叔叔与他来往,赵二爷出事以后,这个叔叔也就没有了音讯,赵家的铁匠铺也从此关张。只有爷爷和冯四爷还留在家里。终日提心吊胆的过着日子。终于有一天,爷爷也被国民党兵抓住了。为了不让爷爷被带走,太爷爷找遍关系疏通人脉想把爷爷要出来。可是那边开了高价,必须拿重金赎人才行。太爷爷也只好准备钱救人。但这伙国民党兵可能是看出了太爷爷家比较有钱,竟然收了钱放人以后,就在当晚又把爷爷抓走了。没办法太爷爷再次出钱赎人,就这样爷爷一连被抓了三次,太爷爷就赎了三次。这下几乎是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还变卖了一处房产。终于把那个都被穿上了军装的爷爷又赎了回来。可是家中的祖宅房产和积蓄几乎消耗殆尽。一家人只能挤在两间泥坯小房中勉强生活。太爷爷从那以后也一病不起,不久就过世了。这也是爷爷家从盛到衰的原因。
那个时候冯四爷看到爷爷被抓走,没有办法也只好举家搬到河南的姥姥家去了。听说他临走前还偷偷的去看了爷爷。不过从此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怎么见过面。只是偶尔还有两次书信联系,直到爷爷去世。
不过小玟的这个电话实在是太突然了。我并不了解那边的情况。看来还是先应该给老爸打个电话。把这个事说一下。没准老爸还知道些什么,想到这我就拿出手机给老爸打了过去。
因为我妈去世的早,老爸性格内向,和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还没有什么共同语言,退休后一个人无聊。就干脆回到BJ的老家和我的二爷爷住在仅剩下的两间祖宅里。那里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二爷爷又和老爸只相差个五六岁。虽然是叔侄相称,但感情却像兄弟一样。共同语言也多,两个人也是个伴。虽然居住条件不如城市生活的舒适。但左邻右舍一草一木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感情。在那里他们反而生活的很享受。不过听说老家那边要修飞机场。所以祖宅可能也保不了几年了。老爸是个很怀旧的人,他就说想在祖宅多住些日子。啥时候祖宅扒了啥时候再回来。所以这一去一年多了,他也没回来。每次电话里他总说就想待在那边不回来了。让我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其实这根本不需要他担心,我毕竟也二十好几的人了,自己开店有收入,虽然还没有挣到什么大钱,但维持自己的正常花销还是不成问题的,这年月有车有房,没贷款就很让别人羡慕了。虽然只是辆二手车和一个六七十平的小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