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赵瑗准备进一步表达他的雄心壮志的时候,一则突兀的报告声打破了这里的氛围。
“报!”一个盗匪,不,现在应该叫民兵了,“斥候发现金人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出现在和州城北四十多里的乌江一带!”
乌江?
听到这个名字,赵瑗的脑海里迅速闪过了一些画面,那是当年不肯过江东的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趁夜率领八百骑兵突围,被汉军五千精锐骑兵追击,途中一阵激战,只剩下了二十八骑。
等到乌江时,项羽已然自身一人。
也正是在这个时刻,他对劝他南渡以图东山再起的乌江亭长大笑着说——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摒去这些思绪,赵瑗看着此时正等着自己下令的众人,说道:“时统制,整顿你本部人马,出兵!”
说是整顿一个统制官的本部人马出兵,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不然。
金人来时,和州的官僚和军队早已南逃,时俊东拼西凑,才勉强强凑够了民兵千人左右,其中能骑马的不过二三十人。
然而和州地界上就只有这么一支队伍,城防又必须留人,再抛开干巡逻、侦查之类的活的人手,能动的不过三四百步兵。
虽说是极为寒碜,对于现在的赵瑗而言已是足够。
时俊备好马匹,赵瑗等人上马,率领人马向乌江快速进发。
前往乌江的一路上,他向时俊询问,这才了解到此次的情况。
一个月前,金人大约派遣了一支猛安从淮南西路最北边的濠州南下,过钟离、定远,濠州南边属于淮南东路的滁州军队不战而逃,金人一路没遭到什么抵抗就摸到了和州边上。
然后和州官员也干了和滁州同样的事。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和州被金人抢掠一空,百姓流离失所。
“这些事情为何朝廷不知?”史浩问道,“你们没有上报到临安?”
“如此紧急之事怎么可能没上报!”时俊道,“可是报了好几次就如同石沉大海了一般!”
石沉大海?
赵瑗突然想明白了。
因为枢密使是秦桧。
秦桧既是宰执也是枢密使,几乎是一人掌握了朝政,赵构窝囊不堪,再加上其政见和秦桧很多地方不谋而合,君臣狼狈为奸,这样的朝廷怎么可能会对这边患有所搭理。
“郡王,我想这应当是秦贼的自作主张,”史浩对赵瑗说道,“早年官家南下时,金人南寇,若是小分队的劫掠,我朝中枢也是对其采用放任不管的态度。”
“为何?”赵瑗问道。
“因为金人多骑兵,擅奇兵,而我军缺马,大多将士为步军,”史浩回答,“金人出身故渤海(渤海国)渔猎之家,小股作战最为拿手,我军弱野战,若是同样以小股部队应之,必大败。”
史浩继续道:“但若是大部队追击,一则是难以追击,二则是劳师动众,于是中枢权衡利弊,认为其若是劫掠便任由他去。”
时俊听完一脸的愤慨:“这帮天杀的官!怎么这人命在他们眼里就是可以权衡的利弊吗?”
赵瑗没有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