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雪,满地清白。
京郊,芳草街,乌衣巷。
大年初三,荣昌拎着大包小包,来到了一处小院子前。
荣昌打开院子后,并未第一时间敲门唤人,而是拿起院子里的扫把,扫起院子里的雪。
不多时,一条房屋通往院子门口的羊肠小径就被清扫出来。
做完这些后,荣昌才重新拿起带来的东西,开始敲门。
“赵先生,学生荣昌前来拜见您。”
“来了来了。”
只听吱嘎一声,荣昌面前的木门便被打开,面前站着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者。
老者便是荣昌口中的赵先生了,他看着荣昌手中的东西,眼神又撇见外头被精心打扫出来的一条小道,冷冷说道:“进来吧。”
荣昌进了屋子,暖气宜人,瞬间就没那么冷了。
“大年初三不是应该走亲访友吗?怎么来我这儿了。”
“我家人口简单,没什么亲戚要走,该处理的,昨天也都处理完了。”荣昌在炉子里填了些柴:“想着先生您一个人在这儿,便来看看您。”
“有心了,不错。”
“昌哥。”
一道明亮如玉的声音忽然响起,荣昌一回头,就看到身后站着一个身穿粉红袄子的小姑娘。
这是赵忠的老来女,赵婉。
“婉妹妹新年快乐,祝婉妹妹新年越来越漂亮,字写的越来越好看。”
“昌哥哥又取笑我。”
赵婉和荣昌共同在赵忠手下研读诗书,学习书画。诗书这块,赵婉的天赋虽然不及荣昌,但还没有到追赶不上的地步,但书画这一块,赵婉就是拍马,也追不上荣昌。每每她写完字,都要被赵忠拿来和荣昌对比,先是无奈摇头,再是严厉训斥。
“哪里有,明明是最真诚的祝福。”
“昌哥,你今天来是继续给我画画的吗?”
荣昌一怔,忽然想起来,年前在赵忠这里读书的时候,就顺手画了两幅画,一副画的是荣飞鸾,一副画的是赵婉,但都还没有完成。
看着赵婉眼中的希冀,荣昌说道:“嗯,等我把东西给了先生,就继续给你画。”
“嗯!”
赵婉开心的两眼放光,仿佛那不是普通的画,是出自神仙之手。
荣昌把带来的肉干,芹菜,龙眼,莲子,红枣与红豆摆出来,还有一千文钱也拿出来,恭恭敬敬等对赵忠说道:“赵先生,年前您说,只要我能攒够一两银子,您就能收我为弟子,现在,我攒够了。求先生收下学生。”
赵忠望着桌上的钱与束脩留礼,内心微微吃惊。
荣家只是泥瓦匠的家庭,一两银子能不能出,凑一凑肯定能,甚至可以有更多银子出来,但对于这种家庭来说,让孩子读书最具挑战性的,很多时候并非来自于银子,而是观念。
许多这等家庭,都知道读书好,却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因为这样,家里就要少一个劳动力,还要往外贴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