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2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内地的娱乐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演员、歌手等。
20世纪 60年代的中国内地娱乐圈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电影开始从单纯的商业属性转到国家政治属性,题材、立意、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刚经历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的巨大鼓舞下,也亟需更具澎湃热情和时代理想的电影作品来寄托情感。
在 50年代初期,惯常以讽刺为矛盾触角的喜剧电影一度沉寂,因为当时的主流是人人奋发拼搏,生活的主题是处处欣欣向荣。到五十年代中后期,社会心态开始日趋平稳,一些现实讽刺喜剧出现,如 1956年吕班导演的《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方荧导演的《如此多情》,以及 1957年王炎导演的《寻爱记》,毛羽导演的《球场风波》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包括理性化、惩戒型的讽刺,如讽刺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吹牛夸大溜须拍马现象、讽刺道德品行上违反公德的人性弱点等。然而,在 1957、1958年,几部讽刺喜剧却遇到了挫折,先后遭到了批评、禁映的对待。
50年代末期,中国喜剧电影找到了“温情歌颂喜剧”或“社会主义新喜剧”的新出路,其主要特征是弱化或放弃尖锐的讽刺时弊,转而以轻松愉悦的喜剧口吻去讲述新时代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顺应歌颂时代生活、传递时代召唤的文艺使命,如王家乙导演的《五朵金花》、鲁韧导演的《今天我休息》等。
到 6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上已经适应了时代要求,创作更加圆熟,作品数量和品质也相应提升。出现了如丁然导演的《女理发师》、鲁韧导演的《李双双》、谢晋导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谢添和陈方千导演的《锦上添花》、桑弧导演的《魔术师的奇遇》、严寄洲导演的《哥俩好》、严恭导演的《满意不满意》等一批喜剧作品。这些喜剧作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现情节和人物故事非常生活化;善于挖掘生活中无伤大雅的“人民内部矛盾”,如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夫妻关系、同志关系等范畴的小小矛盾;结局通常是夫妻和好、家庭团结、破私立公、境界提升、误会消除、重归于好的大团圆;艺术手法上少用夸张,多取诙谐风趣表现方式,误会巧合的传统手段成为引人发笑的主要技巧,也正因不涉及沉重主题,它们被称为轻喜剧。
这一时期的内地娱乐圈,虽然受到政治氛围的影响,但仍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和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塑造了众多经典的银幕形象,深受观众喜爱。除了电影,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在继续发展和传承。总体来说,60年代的内地娱乐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内地有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以下是部分代表作:
1.?《刘三姐》(1960,长春电影制片厂):这是一部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砍柴女刘三姐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
2.?《林海雪原》(1960,八一电影制片厂):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派出一支剿匪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领下,深入土匪出没的林区,发动群众实行土改,同时打击盘距在深山里的土匪。
3.?《洪湖赤卫队》(1961,BJ/武汉电影制片厂):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率赤卫队主动撤退,以更猛烈地打击敌人。
4.?《大闹天宫》(196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该片讲述了神猴孙悟空统领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潜入龙宫求得如意金箍棒,之后大闹天宫的故事。
5.?《红色娘子军》(1961):影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6.?《枯木逢春》(1961,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解放前,江西血吸虫病肆虐,方老爹一家逃难至浙江,仍受该病困扰。解放后,党和政府成立血防站根治血吸虫病。
7.?《英雄儿女》(1964,长春电影制片厂):该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其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8.?《小兵张嘎》: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少年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等人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这些电影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