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的七十年代结婚三天后回门,新姑爷第一次上门,女方家的亲戚都是要去认一下门认一下人的。
但也没有姜云晨准备的东西这么夸张。
像同族的亲戚,认门的时候给拿一包一斤左右的白糖就算是顶好的礼了。
把亲戚都走一圈撑死也不过几块钱的事就搞定了。
不过年,小孩也不用给红包。
然后岳父这一辈的亲叔伯一般就是一包糖外加一瓶酒就好了。
姜云晨看着媳妇一脸肉疼的样子,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
“放心,这些礼你老公我心里都有数。早之前我就跟爹了解清楚了的,这都是按家按户算好的。”
“小叔家给两瓶茅台,两条烟,两包糖,不为过吧?这些加起来也才十几块钱。”
“两个姑姑家,也不能厚此薄彼吧,虽然那天你说的有道理,但如果小叔家有的他们没有那不是被他们捡了说法。”
“还有爷爷奶奶,爹娘更不能少了他们的吧。哪有别家有自家人没有的道理!”
“剩下的同族的叔伯,准备的就是一包白糖跟一包小白兔奶糖,这算起来也不算多啊。而且我这也是要给你还有岳父岳母把脸面撑起来不是。”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总被人瞧不起,现在我们有条件,那自然要替长辈把脸面挣回来!”
乔夏至闻言,对姜云晨的做法她心里还是很感动,但想起家里那些所谓的亲戚她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于是便道:“脸面不是我们花钱给他们送多少礼撑起来的,脸面是我们自己口袋里有钱,我们自己一家人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撑起来的。”
“有些人,人心是坏的,你就算是送再多礼他也不会知足。我们与其把钱花了给他们送礼,倒不如自己吃好点。”
“听我的,同族的叔伯就拿一包白糖,其余的什么都不要拿。他们要是说道,嫌弃的,那以后我们还省的走了。”
“小叔跟两个姑姑那,小叔的照常给,两个姑姑那到时候让大哥偷摸送点钱过去说一下就好了,我们人就不要过去走动。”
“这礼送多了浪费,送少了,那些人指不定以为是姑姑昧下了,到时候还找姑姑麻烦。”
“与其这样,我们干脆明面上不再走动,顶多也就是被他们长辈说几句,反正我们也听不到。”
而且也不是乔夏至抠搜,两个姑姑的婆婆什么德行她还是多少有些了解的。明面上不走动也是为他们这个小家着想。
她可不想被那些人缠上。
至于娘家同族的叔伯,要是依乔夏至的脾气她也是不想走的。
当年爷爷的父亲把家败光,他们可没少在后面说三道四,冷眼看笑话。
只有一个堂爷爷,也就是爷爷的堂弟当年还帮衬过他们家。
这些都是这段时间她慢慢听爷爷奶奶说起的。
至于那个堂爷爷到时候私底下多给一条烟就好了。
其余的就看在爷爷的面子上,不想爷爷难做,意思到了就行。
主要爷爷那一辈的人想法不一样的,就算别人再瞧不起你家穷,该有的礼数都不能少的。
如果她礼数到了,他们还来说,她也相信爷爷自己会怎么决定。以后不走都无所谓,反正她也是嫁出去的女儿。
出嫁那天姜云晨准备的一头猪她是不知道,要知道的话,她肯定不会让他这么大手笔的。
不过之前那些给都已经给了,就算了。
闻言,姜云晨道:“那这些东西都买了。”
乔夏至:“拿下去放家里,过年也还能拿出来走亲戚的。咱们家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再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一旁的姜奶奶听完乔夏至说的一席话,觉得非常有道理,她也表示赞同,于是帮着一起劝起自己的孙子来:“夏至说的有道理,咱们就按夏至说的办。”
于是,姜云晨又老老实实赶紧把多余的礼品又从车里搬了出来。
折腾完这些,夫妻俩这才带着三个妹妹一起出发回娘家。
微风吹过脸颊,刚才的烦闷的心情瞬间消失,转而是回娘家的喜悦。
乔夏至向来很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从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生气太久。
回到娘家,趁家里还没开饭,爷爷领着乔夏至还有姜云晨就先去把门认了。
走前面几家的时候还挺好,最起码那些人知道姜云晨的身份,还跟他客套几句,留他们吃午饭。
走到最后一家堂伯家的时候,他们进屋把糖拿出来,客套了几句就准备走。
只是刚一出屋门,还没出院子呢,屋里的堂伯娘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有意,然后说了一句。
“哎呀,这人嫁的好了,还是改不了那小家子气。估计结婚的时候打肿脸充胖子钱估计都花完了,瞧瞧这回门礼,还以为会有多好呢?”
走在前面的乔启平闻言,直接折了回去,然后把桌上的糖拿了回来。
然后也没给对方留情面,直接大声怼了回去,道:
“我们家夏至嫁得好,嫁得坏,那是我家夏至的命,她有钱没钱,给礼,给多少礼,都是出于晚辈的礼数,你作为长辈连个茶都没招待,是个做长辈的样子吗?我看这礼你既然嫌弃,也正好给我们省下了。以后更省的再走了。”
说完,乔启平拿回糖转身带着乔夏至跟姜云晨就离开了。
完全不给对方与自己吵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