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蔡邕和袁基已将后两首诗抄录于四面屏风之上,用宽大儒袍袖子扇了扇风、待墨迹干了后,才拂袖而归位。
杨修等人连忙上前品鉴这两首热乎的诗作。
也如上两首一样,杨修一边看,还不忘一边给魏延朗读,只听得杨修说道:
“还是先看卫得的吧。卫得这首诗,题为《颂菊》,其内容如下:”
“不随桃李竞三春,落叶寒鸦绽独孤。”
“墙边数朵馨满院,铮铮傲骨伴秋风。”
魏延杵在杨修旁边看毕听完后,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判断:“这首写得明显比他的上首好嘛,一看就明白,写了菊花不随波逐流,独自开在墙边,香满四溢,铮铮铁骨。”
听完魏延那极不公允的评价后,杨修一脸无语,忍着性子跟他解释道:“延弟,不是你这么看的,你只看到表面,却不知内里,这首只是华丽地堆砌词藻、匠气太过,但却连韵都没压住,另外‘铮铮’二字也是用得极其不恰当,菊花明明是柔中带刚,哪像他描写得这般至刚不柔?”
魏延闻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一旁的黄忠却是催促杨修快点继续读下一首:“杨公子,此等拙作就不要过久停留了,还请赶紧帮延儿读读下一首吧,他认不得几个字。”
杨修颔首,继续道:“第二首则是琦兄的大作了,题为《寒菊》,其内容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刚一听完,魏延就按捺不住,赞叹道:“这首好,这首好呀!听杨公子一读完,就知这首是我家公子所作,他总是喜欢把各种花草动物写得如人一般,让人一听就明白!”
杨修终于欣慰地表示赞同:“看来你还是能分辨得出孰好孰坏呀。”
黄忠也是觉得这首真的不错,但又提了一嘴:“只是公子今日这两首诗,都有一种历经世事的苍凉之感,不太像是年轻人能写出来的东西……”
杨修内心也是有些同意黄忠的看法的,但嘴上却仍然是在为刘琦找补:“琦兄可能是最近经历了一些事情,让他突然成长了,就如阅尽沧海桑田一般。”
…………
…………
四首诗,四面屏风,四面的宾客都已对两人的诗作有了近乎一致的看法:论写诗,刘琦完胜卫得!
而本来端坐在一旁的蔡琰,在起身看完这四首诗作后,也是对刘琦的才华钦佩之至,自视弗如——蔡琰也是才女,自幼熟读诗书,文学造诣极高。
蔡琰更是爱诗爱才之人,见刘琦所作这两首诗如观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又想起自己颠沛流离的这二十余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又何尝不是在写遭遇党锢之祸而不屈的士人们呢?
但自己与父亲却从未屈服于那些当权的宦官,就算居无定所,也不与他们那群祸国殃民的阉宦同流合污,而是洁身自好,努力生活,以待时变。
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多年以后,自己与父亲得以重返洛阳,却已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