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风起云涌(1 / 2)踏兰焚竹首页

陈仙芝自封“大将军”,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麾下数千人纷纷头缠白巾,以示起义。

他指挥众人在夜色掩护下,悄然接近各城门,将一篇篇檄文张贴于显眼之处。

在檄文中,陈仙芝痛批皇族及朝臣之失德,条陈其罪状:

“圣上沉溺宴乐,荒淫无度,宠信奸佞,贤路不通。各级官吏,尸位素餐,不进忠言,是为不忠;背离祖训,是为不孝;横征暴敛,贪污枉法,是为不义……”

文末,他呼吁天下有志之士,共举义旗,推翻暴政,重建一个公正、仁政的新朝,以解救黎民百姓于苦难之中。

三日后,陈仙芝便率领麾下数千精兵,在宋州与陈州的富饶之地展开了四处劫掠的行径,所过之处,尚存余力的灾民纷纷投效其麾下。

未及半年,陈仙芝的起义军已壮大至数万之众。

次年,乾佳二年二月初,陈仙芝携手挚友尚君长等人,整顿麾下之师,自郓州发兵,直指濮州与曹州。

彼时,濮州与曹州的天平军主力已名存实亡,军力空虚。陈仙芝所率之师,未遇重大抵抗,便轻取两州,势如破竹。

正好印证了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曹州,同样以贩私盐而闻名的杨绪,凭借其家族在当地的深厚影响力,吸引了众多灾民前来投靠。

面对突然来犯的陈仙芝大军,杨林两家一经商议,权衡利弊:一方是昏庸无道的朝廷,另一方则是自力更生、揭竿而起的起义军。

有了前车之鉴,林陌与杨绪很快便决定,率领旗下数万之众,响应起义,投身于这场声势浩大的造反浪潮之中。

林言亦随林家势力,投身于起义的洪流之中。也正是此时,他开始思考自身那风云不定的未来。

身在郓州的天平军节度使薛充,听闻两地已经沦陷的急报,当即召集驻扎在附近的天平军,组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曹州进发,意在一举夺回失地。

在曹州冤句,陈仙芝与杨绪两股势力顺利会师,共谋大业,城中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犒赏麾下将士,士气高涨。

然而,天平军主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令联军中的喜庆气氛戛然而止。

陈仙芝与杨绪迅速中止了庆功宴,召集众将士,急赴城防要处,准备迎战。

城墙之上,陈仙芝与杨绪等数位将领正紧张地商讨着御敌之策。

夜风凛冽,旌旗猎猎作响,火把映照着他们严峻的面庞,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忧虑与决断。

气氛凝重,众人呼吸之声清晰可闻,如同战场上的鼓点,急促而有力。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心中无底,但更多的是坚定与勇气。

在紧张的商讨中,陈仙芝与杨绪不时交换意见,他们深知,初次大战关系到起义军的生死存亡。

就在此时,一白袍小将从围观的起义军中走出。他披甲持枪,眼神中游弋着绝对的自信,声音洪亮地说道:“我且去试试!”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素有“玩世戏子”之称的林言。

林言的突然出现,给在场的众人带来惊讶与自信。他们绝大多数来着曹州和濮州,早就听闻曹州那玩世戏子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