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老城区已经大不一样了,高楼耸立,穿梭的街道,在嘈杂的闹市中还有那么几所学校。为了小布丁进一所稍微好一点的小学,我们从安静的老房子搬迁到繁华区域。
小布丁三年级,大部分家庭已经鸡娃三五年了,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学业的紧张。一二年级是不允许有纸质考试的,三年级开始卷起来了,各种比拼。
上午七点,小布丁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我会提前在餐桌上放好语文重点生字词,让她利用早餐间隙再稍微熟悉一下。七点四十五从家中出发,小区到学校500米的光景,八点钟迟到。中午十二点前,布丁奶奶给她送午餐。
下午五点放学,回家后的她稍息一段时间,等待晚饭。大概六点可以进餐,溜溜食,六点半就开始写作业,期间省略“佛系儿童”、“高血压妈妈”得场景。七点半去小公园找小伙伴玩耍,八点半回家洗漱,九点左右入睡。如此反复的工作日是规律的,但过程是不乐观的。
日常的早晨,婆婆的声音此起彼伏:“速度快点,要迟到了。”“你怎么回事啊,牛奶怎么不喝呢?”“早晨时间这么紧张,还磨磨唧唧干什么?”如此这般,脑补期间的语气和分贝。这种“轰轰烈烈”的晨曲,让我在上班的路上都能感受到耳边的轰鸣。
中午送餐后,直至下午三点左右是婆婆的午睡时间,雷打不动。晚餐后直至八点是婆婆的散步时间,九点到十一点是她刷手机的时间(午休为夜晚的娱乐补充了睡眠)。
晚餐是一家人最整齐的时候,我们很少在外就餐,不过,我并不喜欢晚餐时间,尤其是期间的闲聊。
婆婆的惯用语言是:我儿子以前的学习如何的好,我们作为父母如何的负责任,风里来雨里去。现在的小孩,就是父母不重视。你看看某某人家的父母怎么怎么好,他家的房子多么多么大,装修如此这般的豪华,家里的物件那么精致,小姑娘打扮的那么时尚......时不时,还要穿插对我父母的点评,并不是好评。
起初,我是不和她争论的,总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不至于和没读书的老人家争论。后来,她在放纵的氛围中愈演愈烈了。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