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道人骑牛来(1 / 2)炉炼苍生薪,证我大道果!首页

阴云蔽空,隆隆雷声踩着鼓点由远及近,嘶啦一声,紫红电光耀彻天穹,将天幕划作两半。

哗啦啦,雨珠呈线垂落大地,宛若铺就数不清的珠帘。

窄小山道,一头断了角的老青牛在泥水中跋涉。

牛背上侧坐着一位道人。

其人戴竹冠,着素衣,此时正津津有味地读一卷道书。

奇的是,如此雨夜,道人周身竟风吹不入雨刮不进,端的是一位异人。

卫鸿阖上书册,举目望天,但见阴云蔽空,不见星月。

挪回视线,感受着砭肌侵骨的冷风,他不禁摇头,叹息一声。

雨夜行路,终究不如窝在室内红袖添香夜读书来得快活啊。纵然他是练气士,有道法修行在身,也想着快点完事儿。

不过呢,夜雨泼洒在山间,亦有趣味,也不可辜负,忙里偷闲嘛。

想到此处,他敞开双臂舒展身体,眼帘微垂,长吸一口气,轻嗅雨水、泥土、绿植混杂着一处的芬芳。

呼~~难得有一丝闲暇光阴。

“咔吧咔吧”,周身筋骨弹跳响动,令他久坐而僵硬的身躯松快不少。

享受着些许惬意,他霎时间神清气爽,

“老丈,贼巢尚有多远?”

前边穿蓑衣戴斗笠的老叟闻言驻步,躬下身子,声音有些木讷乏力。

“回道爷话,以此行脚力,再有二刻便可行至山寨大门。”

电光闪过,映出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庞,呆滞麻木,惨白得不似活人。

二刻吗?倒也快,得做些准备了。

剿贼虽是手到擒来的事,但提前沟通法器,抹去一些意外因素岂不更好?

点头示意老者继续行进,卫鸿将手上的《三生清经》塞入行囊,转而自袖中取出一杆黑幡。

这杆人魂幡可是他吃饭的家伙,可御阴风鬼神,杀伐驱物无往而不利。

法器胚胎得自安素道人,经他数月间辛苦奔忙祭炼,才炼得五重地煞法禁。

此夜一行,就是要找些好心施主帮个小忙,供奉肉身魂魄以祭炼宝幡。

举目望去,黑幡有成人小臂长短,模样颇为精巧,说是件小工艺品也没差。

宝幡幡面黑红,材质如同上等的丝绸,绣着密密匝匝的经文,上头有灰气窜动,隐隐能见到一二张人脸。

初看有几分渗人,但见得久了卫鸿反而还觉得很是亲切,甚至大致能辨别出这些面目生前属于何人。

往下看,幡杆粗约二指,色泽黄白,真若一根被盘出包浆的骨棒,握着十分舒适。

卫鸿运气行功,调动精气渡入人魂幡,直至呼吸微喘、汗液渗出才断开气机勾连。

直至一身内气耗去小半,才勉强喂饱掌中这头“饕餮”。

感受着身体的空乏,卫鸿心中忖度,

“老鬼遣我出来祭炼这杆人魂幡,却不是一件好差事。非只耽搁修行时间,还怪耗费精气的。虽杀伐强盛,实则却是一件耽搁道行的法器,靡费时日。”

他将心神渡入幡中,察知生魂数额,其中仍有缺损。

“这一路行来,我屠了两窝采生割折的老乞儿,剿去一处水匪,一处山寇,仍缺二十三条生魂,慢得可怜。倒不如学那畜生师弟,寻一座庄子屠掉来得快。”

“希望诸位山大王争点气,多出几条好魂,不要枉费我雨夜行路这番辛苦。”

卫鸿携宿慧降生此世,虽父母早亡,却也受同宗给养,得以活命。

缺衣少食地过了几载,因着天资聪颖,他崭露头角,渐而被族人视作读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