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坐下后左思右想,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于是向周围喊道:“士仁,总持何在?”
“末将在!”
“末将在!”
沈光与傅士仁从两边齐齐走出,拱手向刘备请示:“不知主公有何指示。”
“即刻点兵四千,与我共往边境御敌。”刘备吩咐道,此事事关辽东安危,他实在沉不住气,于是就打算带兵亲临前线。
“遵命!”
傅士仁与沈光拱手接令,随后便转身前往校场点兵。
“唉,真是一天安稳日子也过不下去了。”二人走后,刘备哀叹一声,随后披挂铠甲,拿起雌雄双股剑也出城去了。
……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由扶余人高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其都城三治两迁,而在东汉末年定都于丸都。
此时的高句丽君王名为伯固,此人能力平平,而且也没什么雄心大志,唯一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所以,伯固重用了被乱入出世的西夏太祖李元昊与他的部将野利遇乞、野利旺荣,幕僚张元。
这四人也确实没让伯固失望,李元昊带兵有方,张元智谋百出,野利遇乞和野利旺荣也是骁勇善战,在他们的领导下,高句丽与扶余、三韩等族落的战斗中胜多败少,小胜则掠夺资源,大胜则开疆拓土,直至如今高句丽已经将势力蔓延到朝鲜半岛。
却说那公孙王举族三十六万人口浩浩荡荡的迁徙肯定是瞒不了他的宗主国高句丽多久,他们的动向很快就被高句丽的地方官员发现,并上报到丸都城中。
而在此时的丸都皇宫中,高句丽王伯固正一脸急切的向他的近臣,西夏太祖李元昊询问:“元昊,公孙王族落想要举族迁徙,你说我军应当如何?”
李元昊作为西夏政权的开国君主,自然是有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
只见李元昊缓步走到大殿中间,气定神闲的说道:“至尊,公孙王族落是我军抵挡三韩的缓冲地带,他若是搬迁了,那么我高句丽将会腹背受敌,与扶余、三韩同时开战,这对我高句丽是及其不利的。”
“而且,我听说汉朝的辽东换了一位新太守,那个太守好像是因为战功而被提拔上来的,想来也是知兵之人。”
“若是他坐视我高句丽与扶余、三韩打的两败俱伤,然后再挥师出关,届时我军久战疲劳,只怕是很难再抵挡汉军。”
“元昊你果然看的明白啊。”
虽然李元昊话里话外都将此事的结果往最坏的方向说,使在场的大部分文武都有些汗流浃背。
但经常与李元昊打交道的伯固却见李元昊的脸色依旧轻松,心里也是默默松了一口气,因为这说明李元昊心里有底,能把这件事处理明白。
于是他追问道:“既然公孙王族群如此重要,那不知元昊可有应对之法?”
李元昊微笑道:“至尊,公孙王族落虽然举族上下有三十六万之众,但可战之兵不过七万,还都是不成建制的散兵游勇。”
“我军如今建制已成,兵甲已精,想要阻止他们迁徙却是不难,至尊只需调给我五万兵马,在下领军追击堵截,十日之内,就能让那公孙王心甘情愿的打道回府。”
“好!元昊真不愧是我高句丽柱石之臣!”伯固听李元昊语气十分自信,便抚掌赞叹道:“本至尊也不急,就调给你六万大军,二十日内一定要拦下公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