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毕业了,经济学验证之旅开始(1 / 2)职场小聪明首页

在这个城市里,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在这里读了20年书,当然是从幼儿园算起。

虽然只上了1天,就被老师退回去了。也不怪我,那个幼儿园太破,大门没关紧,我带着邻居小女生跑了。我说是去找妈妈,毕竟幼儿园是工厂开的,所以就在工厂旁边。

那小女生就信了,然后就在工厂里乱转,也没找到妈妈,被一个好心的叔叔拎回我妈家了,哈哈。

从那以后,就没上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是大专。好在专业好,是编程。

人家说毕业等于失业,但也不全正确,我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到了一个航空公司。公司不大,但也算小康。也算实现了那个和尚念经的老调调,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许大家认为故事就讲完了,又一个螺丝钉被装在了生产线。

实际博弈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前是纸上谈兵,现在是赤膊上阵。

职场成了我验证经济学,运用博弈论,点燃蝴蝶效应,推翻一层层骨牌,成就我一生的开始。

多亏了在学校时天天混图书馆,啃那些看似嚼蜡,实则暗藏玄机的经济学理论,什么哈耶克,约翰纳什,冯诺依曼,梅斯奎塔,亚当斯密,凯恩斯,大卫李家图,郎咸平,马歇尔,庞巴维克,这些大卡的赚钱之路,看透人生的哲理,我是耳熟能详,人是自私的,人是理性的,一切都是看不见的手在操作,目的都是利益。

但又有经济学家说人不一定是自私的,人不一定是理性的,人的目的不一定都是利益。经济学界就是这么个矛盾的世界,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凯恩斯学派,古典经济学学派,各方都在角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各的说辞,就像中国的春秋战国,各种学说论断,互相争夺。

有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有亚当斯密的微观经济学,各方学说各个精妙绝伦,宏观人长远来看都是要死的,但微观来看人都是短期利益的,这一切的矛盾在我头脑里打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切只有进入社会去验证了,书也看了不少,最喜欢的是《独裁者手册》,《通向奴役之路》,《自由宪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通识》,《微观经济学》,等。文学主要看《莎士比亚全集》提高写作技巧。

郎咸平的几百集经济学视频一个不落。人际交往的《卡耐基全集》,还有脑科学的一些着作,但就是不喜欢心理学,觉得经济学是研究大多数人在经济社会的行为,而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没时间探究一个人的前世今生太费时间。

特别喜欢《蝴蝶效应》这部系列电影,还有《记忆碎片》,受到的影响很大,骨牌效应也是十分喜欢的理论,所以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真正的来一场人生大冒险,玩一个真正的蝴蝶效应,骨牌效应,也不是玩弄世人,而是好奇人是怎么在这个社会的网里波澜起伏,险中求存。

当然对施瓦辛格的《真实的谎言》那个谍战大片也是心心向往,碟中谍,计中计,《孙子兵法》也是西点军校的必读着作,我也看了无数遍,人生到底要怎么精彩才过瘾。人到底为了什么而奋斗,利益的驱使真的那么大吗?一切的问号待我一一揭开。

我也有仙侠传说中的石海,其实就是我的子民的世界,我大脑里的神经元和各大神经网络,他们组成了我的思想,其实也不受我控制,大多以潜意识的形式给我提示,也就是欲望,我有决断权,但很多欲望我也无法抗拒,例如吃糖,挣钱,抽烟等。我自己的一些感悟我会以寂寞城通告的形式通发石海,我称做寂寞城的地方,其实我也没见过,但它真实存在,他是我的神经元们交流的地方,也是各种想法个建议生成的地方,我也就是通过想这个动作,让我的神经元和神经网络考虑问题,给出答案,当然同时会有很多想法冒出,有好的有坏的,有不靠谱的,我的任务就是排序挑选考虑,当然最后做决定的依然是我,哈哈哈,这就是我和我的大脑的故事。

我就是个好奇宝宝,社会就是我的第一个大玩具,所以终于可以离开学校跳进这个社会的大游乐场我还是很兴奋的,哈哈,所以我就是个经济学培养出来的坏孩子,本来就是搞事情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