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巴东(1 / 2)乱世琪心首页

果不其然,曹明的奏折到了内阁之后并未引起重视,他也去找了朱游骁,但朱游骁也没有重视,曹明索性也不再提起,只要埋下一颗种子就好,给陈之青的书信倒是有了回音。

陈之青也写了一封书信,话里话外都是责怪曹明杞人忧天,身为兵部尚书不思为前线考虑,居然在无内阁折子的情况下擅自干涉前线军团军务,总而言之把曹明骂了一通,对于曹明的言论不屑一顾。

曹明看了之后冷笑了一声就将信件烧毁,等着吧,有你们好看的,他心里这样想到。

巴东长江和巫山相交的位置,是长江东西方向交通的要道,巫山和大巴山环绕的巴东,西接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长江从城内横穿而过,巫峡口就位于巴东境内,巫峡两岸都是险峻的绝壁。

所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山高水险、河谷幽深、关隘丛生,是兵家拒守之地,秦国最强大的水师巫山水师便在距离此处不远。

巫山水师乃是秦国历代国君呕心沥血打造而成,为此从南明挖了不少人才和工匠,但始终没有对南明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最多小打小闹罢了,但败多胜少。

巫山水师主将是秦国三朝老将郑统,快七十岁了,老当益壮,资格老,就算是刘国秀也对他十分敬重,朝中也有让他退下来的声音。

这位老人一往朝堂上一站,没有人敢让他养老,他曾在刘国秀宴请众人的酒席上说:“郑某从军五十年,历经大小战事无数,如今执掌水师十年,未有寸功,何以言退?”

就算是秦军第一人刘国渊也在他面前算是小辈,刘国渊第一次从军时便是在他的麾下,后来调去水师是因为打了场小败仗,没想到这一调就是十年,但其为人还是忠义的,也听从号令,所以就一直坐了下来。

刘民世先行来到了巴东,其余人马还需要月余才能赶到,他打算先熟悉熟悉情况,秦国巴东军主将是黄然,是位勤勤恳恳的老将,得知刘民世到来,召集了众将摆下了宴席欢迎刘民世,之后回到大帐中还为他介绍了巴东的情况。

“如今巴东兵员对朝廷说是有五万人马,但其实不过三万,其中甲兵不足一万,马军不过三百。”黄然越说越让刘民世心惊,他在京城可是查过的,巴东足足有着五万人马!

“怎么会呢?本王在京师查阅过兵部的文书,应当有兵员五万,甲兵两万,骑军三千,怎会缺员如此严重?黄将军!是不是你中饱私囊了!”刘民世看向黄然的眼神多了几分阴冷和杀意。

黄然苦笑的摇了摇头:“殿下,巴东许多年未有战事,大秦这些年一直对外用兵抽调了不少巴东兵甲武器兵马,我之前上过折子给陛下和内阁但都不了了之,早些年我还和陛下汇报过此事,陛下当时好像说其他方向用兵紧要,暂时委屈委屈我们。”

刘民世听了只能作罢,没想到巴东的情况如此糟糕,还好自己带着兵马来了,不然真是巧妇难为无力之炊。

但转念一想秦国如此之大,其它方向兵力庞大京城周边就有着二十多万人马,潼关一线又有二十万,太原又有十数万,凉州又有兵马,秦国供养的兵力高达百万,显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方面强,那么一定有些方面弱,阴阳相缺,太阴太极。

“那为何兵部文书的。。。”刘民世语气有些迟疑,他脑海里冒出个想法但又不确定。

“这末将就不知道了,但粮草补给倒是未曾缺过。”黄然摇了摇头。

其实双方都心如明镜,肯定世朝廷上有人上下其手吞掉了,这些蛀虫!有朝一日他刘民世定要对这些人斩尽杀绝!

“殿下来到巴东如想要有所作为,只凭借巴东军团是远远不够的,巴东地处长江,不能缺少水师,有了水师之利,想拿下宜昌也并非难事,我大秦最强大的巫山水师便距离此处不远,但。。。郑老将军那,末将恐怕是没面子请得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