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xpaoz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渔猎洞庭 > 三十二、学习和新移民相处

三十二、学习和新移民相处

从一九七六年冬天悄悄开始的围垦移民,一直持续到一九七七年全年,烂泥湖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最初,湖水没有彻底排干,道路河沟也没有成型,湖区的绝大部分地方还无法建房居住,着急的移民先头部队就不停过来实地察看。

围垦的主体工程竣工于一九七六年九月,前后历时三年。附近的村民在当年夏天工程竣工前已选择位置稍高的地方种植“一季稻”,当时是把它们当做“甩亩”,却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大丰收。

那些被挑选出来要移民的群众,有些就索性提早过来了。反正迟早要来,不如赶早搬过来抢占先机。所渭先机,无非也不过是高一些的屋基、近一些的水源吧。其他都是集体的,也大致限定了分配的地段。

很多人选择在走马滩这样的高地上搭个窝棚,勤快些的还在湖滩地上种了不少油菜,天性些的至少也会种上几样蔬菜。不种就没得吃,可没法子随便去街市上买,一则没有市场,再则也没有钱。

到处是古人描绘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派悠闲舒适的自然风光。

在烂泥湖移民村,茅檐和青草是都有了,环境却有些乱。可供搭窝棚的早地并不多,也缺少必要的规划。早到的人以为谁占着就是谁的。大家连厕所都没有,只是为了收集肥料而在地上随便挖个坑,大小便相当于就地解决,更别说排污系统了。

互相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的人群混住在一起,容易因一些小事引发出矛盾;棚屋低矮,稍有不慎就点着了……所以吵架、打架和棚屋着火的场景就司空见惯了。

在那个年代,偷东西是大罪,也不多见。你有的东西我都有,都是些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之类,多了也用不着;你家没有的东西我家也没有。

那时的农村,连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样的“老三转”都不多见,就算个别家庭里有,那还不是当宝贝看着护着的呀?这样,那些有心人,要想偷偷地溜进别人家里去找点什么的想法就提不起来。

满世界真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究其原因,那时的民风淳朴是一个重要方面,物质的匮乏和贫富分化不明显就成了事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移民来了之后,当地风俗不知不觉有了些变化。原因可以尽量归结到他们大都来得匆忙,而且有不少人家是临时试探性质的,日用的家伙什带得并不齐备。

所以,就经常发生丢失东西的现象,不是这家丢了鸡,就是那家不见了锅铲……不见了东西自然得找,找到些线索,或在它不应该出现的地方找到了,就会引起怀疑甚至争执,有时还会不断升级为争吵、打斗。

还有更甚的,丰莲湖对面,有人把别人家的女人“偷”回到自己床上,被亲夫发现后前去理论,打斗时反被奸夫活生生将两个眼珠子用手指抠了出来。

移民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善良、老实、本分的人。当然,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也有不少是在原来的地方实在呆不下去才选择移民这条路的。

确定移民的方式五花八门,有抓阄的,有社队干部敲定的,也有群众投票推荐的……还有逃荒、逃难的外地黑户,趁机会落个户口等等。有不少人说,如果在原来的地方呆得好好的,怎么会选择去移民呢?

但桂爹从来没有这么认为过,他觉得移民来的人都是想把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打算去改变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质量而来。他们选择背井离乡,放弃原有的舒适和安逸,去面对一个陌生新环境,一定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吧。

就如自己当年,不做农民去选择渔猎生涯,过起了“天为屋顶水面为床”的漂泊生活,也并不是因为在岸上已经混不下去了啊!

现在发生的一切,对岛上这户原住民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

矮围子里面的地方仍属于来仪湖渔场,垸堤修筑时都是沿着地势稍高的地方走。新移民不能把房子建到矮围子里面国营单位的土地上,就沿着矮围子垸堤外面一路搭建起或临时或长久的居所来。民居刚好完完整整地把黄狮矶小岛围了个大圆圈,而且,不管从哪个方向上看过去,离岛中心都有一到三公里左右的距离。

桂爹家在地里位置上成了新民居的中心,不知不觉中,人也成了那些新移民的核心。这本应是件好事,但在家里人看来,还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桂爹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地理环境他最熟悉;又在单位上拿着国家工资,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讲,家里的环境算是好许多;这里离泞湖垸、竹泉山、泉交河等老围垦区不远,桂爹在这些地方有着很高的声望,问起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主要的还是桂爹那喜欢为人排忧解难的秉性。不管别人熟不熟识,也不管那人口碑好坏,只要是遇到难事找到他,桂爹从来不会推诿,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想办法。

也许,他并不是真的不懂得独力难撑的道理,在他看来,只是想在帮助别人方面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有两件事,他完全当成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那就是方便远近邻居们借东借西和为有需要的人医治毒蛇咬伤。

桂爹家里一直保持着收百家米的习惯。国家牌价米已从每斤八分三逐渐涨到每斤一毛三八,好在黑市上的米价并没有怎么上涨,仍然只有两毛钱一斤。桂爹就让家里人用这个价收百家米。

好多人都知道,他们家付给叫花子的米价是二毛二。居民多了,乞讨的人也多起来。河南遭灾的年份,叫花子会一拨拨地过。也因为居民多了,桂爹家在稻熟季储下的大米就会更多。仍有不少的家庭春节后会断粮,总不能让借米的人空手而回吧?

湖面变成陆地以后,热天被毒蛇咬伤的人多了起来。桂爹不知从哪里生出那种“人家是在自家院子里被蛇咬伤”的想法,他把将患者医好当成应有的本分。有时草药用完了,他会连夜打着电筒去南面老围子的刺瓣里找。

胡德春是新移民中学《蛇法》最出色的一个。最初他并不太相信,只是敬重桂爹的为人,有事没事经常走过来闲坐。眼见为实,他见到桂爹一个个将被毒蛇咬伤的人医好,觉得有些神奇,生出有些想学的心思来。

可桂爹一开始并没想教他,个中原因桂爹从未公开讲过。但身边的人却都知道,就是德春觉得给人家医治毒蛇咬伤,收些草药费、谈工费是应该的,不能完全免费给别人治病。

看病的人多起来,桂爹也确实需要帮手。胡德春年轻、肯学、悟性强,又肯卖力气,跟在桂爹左右忙进忙出。在还没有正式开坛授卦前,他已经对医治毒蛇咬伤的手艺掌握得七七八八了。

桂爹这些年都有收徒弟,但能坚持下来沉下心去学艺,并最终学有所成的并不多。也许这正是桂爹要年年授徒的原因,广种薄收实属无奈,他需要把这门手艺传播开去,以便能及时地救治更多的人。

对毒蛇咬伤,最初的处理很重要,而那些恰巧和有没有正式拜师学艺无关。普通人掌握得好,关键时候说不定还真能救人一命。

象德春这样未进师门先学艺,那在以前叫偷师,是犯了大忌的事情。桂爹尊重师门禁忌,但更不墨守成规,只要是对毒蛇咬伤的防和治有利的事,他巴不得有更多的人能掌握。

现在德春用心学艺,桂爹不但毫无隐瞒倾囊相授,甚至还有意无意地在忽视他那有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桂爹的想法是,假以时日,一定能把德春带到完全正确的学艺之道上来的。

也就在那年元宵,德春正式接卦成为桂爹的一名徒弟。开坛授卦的时间为每年的元宵和中秋,一般又以中秋为多,因为那时天气凉爽,还可以拿活蛇做道具表演捉蛇绝技。

人们习惯于把乡村医生称作赤脚医生。这里面却还含有洗脚上田,未经过正规大学学习,只能处理些常见小毛病,具有兼职医生性质等诸多意思在里面。与之相对应的,当年还有赤脚老师这样的称谓,是指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代课老师。

桂爹精通医治毒蛇咬伤,但周围的群众却俨然将他当成了赤脚医生。一些头痛发热、跌打损伤之类的小病,找他瞧的可不少。

他手头是有些草药和土方子,但把握不准可不敢随便乱用,只能尽量劝说对方去卫生院找正规医生。有几样常见病如疮疖肿痛、正骨跌打、小儿发热惊风等他还是会视状况帮人处理一下。

疮疖肿痛的治疗和毒蛇咬伤医治有近似的地方,主要是清热、止痛、解毒、消肿、散结等,草药挺管用。而这种小问题农村地区很普遍,多少也和卫生条件有关系。

桂爹不顾家人反对,病人来到家里也常给人排浓拔毒敷草药。正骨方面只能说会一些,但它的跌打药酒用的都是真材实料,一般的消肿化瘀效果明显。

和旦村叔叔就曾经从山里带过来一整幅麝香。桂爹按方子泡进药酒里,那东西穿透力特强,风湿跌打用过的都说好。只是这药他可从不敢乱给到别人手里去,都是自己动手给人用药。据说麝香容易动了孕妇的胎气导致流产,他更怕误伤了人或被别人用到歹念上去了。

桂爹有一块犀牛角,只有比小孩拳头略粗的一枚。他自己说是当年在血防站住院的时候,有缘人当宝贝一样送给他的,说那东西能排毒护肝,用清水泡着在碗底磨几下,坚持每天喝就有效果。

但那东西可立竿见影显奇效的是小儿惊厥、发烧。所以桂爹得了那东西后,没舍得自己用,他想到的是自己或别人家的孩子哪一天有个急需什么的。

周围好远都知道桂爹家有那么一个宝贝,只要是孩子发烧、惊厥,就会带着碗去讨要。用犀牛角泡清水里磨过,几乎只用喝一次,大多数孩子的病都能好。效果越神奇,知道的人就越多越远。

那时候的碗,在碗底有一个粗糙的圆圈。古人烧制瓷碗,会在碗坯间叠放和碗一样形状的耐火材料,再放进窑里去烧,避免融化的釉冷却后相互粘连。后来工艺改进了,碗底外沿口和碗底内部各留一圈不上釉,这样的碗坯可直接叠好多层后再放窑里烧制,互相接触的部位只是瓷土,不会融化,也不会粘连。

大家就是利用碗底那一圈粗糙面来磨东西的。如泡姜茶磨姜,更多的是磨药,如磨田七、青蛇滕根等。

后来,远道的人说带着个碗不方便,想借犀牛角去用一下立即还回来。这是一个合适的理由,却怎会想不到用其他容器如瓶子来盛水呢?

一开始借用的人基本上会准时还回来;再后来,就有人觉得借了还不方便,这么好用的药不如留下一些以备急时之需,就用刀小心切削;再再后来,有人干脆说用完后已经还回去了,反正也没有借条,还没还都是一句话了。

德春的《蛇法》大有长进。桂爹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一天下来已有些累,都年过半百的人了,体力自是不如从前。现在有人来请他医治毒蛇咬伤,他就让德春去,也好让年轻人多锻炼。

好在德春一方面乐于听从师傅的差遣,另一方面也很能给师傅争面子,几次出诊都顺顺利利地把人给医好了,也在附近打出了一些名声。

可好景并不太长,没多久就有闲言碎语传到桂爹耳中,说德春给别人医治毒蛇咬伤时索钱索物,还说什么“无钱法不灵!这是师傅的传道。”

“这还了得!”桂爹大发雷霆:“问人家要钱要物!还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我什么时候收过人家的钱?我什么时候教过他‘无钱法不灵’?”

桂爹怒不可遏,立即叫人去找胡德春来,他要当面问个究竟。并杨言要收回胡德春的《蛇法》本子,那意思就等同于将他逐出师门了。

送信的人将德春找了过来,自然也将桂爹发大火的情况提前给他打了预防针。

德春一见师傅就赶紧认错,并坚称“那是一句玩笑引起的误会。”

德春说他闲聊时曾提过师祖李四爹的逸事,曾有“无钱法不灵”的传道,那也是师祖当年行走江湖的一个生活来源吧。到师傅桂爹手上,就将治病救人完全当成了己任,做善事、积德、图福报,为的是荫及子孙了。

又认错说自己不应该在病患家里和他的家属面前说这样的典故,造成了人家的误会。

好一个胡德春,口吐莲花,把事情解释得一清二楚。看似自我批评,实则夸了师傅,又替自己呜冤叫屈,雁去无痕。

事情果真是这样,桂爹当然无话可说,但他内心里可没有完全相信。经过这一番折腾,桂爹的火气暂时是消下去了,又对自己的得意弟子开导教育了一番:“给人治蛇毒不是为了钱物,不能收;主动去索要就更加要不得。”

“是、是、是”,德春一连声应吮。他本来还想在师傅面前再次提出适当收取一些药材工本费、误工费什么的,一看这情势,话到嘴边又强行咽回去了。只是嘟嘟哝哝地拿丢失的犀牛角来说事,“那么好的药材,说没有就没有了!其实,有些人还真不值得同情。你不收钱,他就会认为什么都不值钱,药不值钱,劳动也不值钱。他们甚至会认为,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

桂爹知道徒弟有情绪,就故意给他说:“你学《蛇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治病救人,医治毒蛇咬伤?现在真的有人伤了,你是不是应该很乐意去给人家医治?这和收不收人家钱没有关系。”

“人家请你医病,把命都托付给你了!那是对你的信任,是看得起你。物质上吃点亏又有什么关系呢?”

桂爹看了看德春接着说:“人家没把犀牛角还回来,也许是放哪里忘记了,又以为自己已经归还,或者弄丢了怕赔不上。不管怎样,人家做错事那是人家的错,我们不能把人家做的错事当成自己做错事的借口。”

大道理之所以大,之所以让人无可辩驳,就是因为它看上去都是对的。但他们真的全对吗?有人问圣人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反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他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桂爹应该不认识孔子,也不会赞成孔子的这种说法。

桂爹也会有选择性地和妻子商量些事情,但都局限在家事的范畴。他知道妻子冷静,不偏不倚,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次桂爹还是把传言中德春看病收钱的事跟桂嫂子说了,也许他真的把徒弟当成了家人。

桂嫂子非常肯定地说出当年李四爹那句“无钱法不灵”的话来,分析说:“你可想得清为什么师傅留下这样的话来?他老人家不但说过这样的话,还不止说过一次,可以说是常挂在嘴边。你还记得吧?他说,‘人家家里没有东西,一壶早烟总会有吧?没有旱烟,一碗凉水总会有吧?’师傅强调这些,是想给晚辈们留下个饭碗呀!”

桂爹好像在认真听着,桂嫂子就接着说:“你不收人家钱财自然是对的。你有单位、有工资,就算收又能收得了多少?可人家德春,靠着那一个人几分地,耽误的可都是自己的功夫。药材你可以秋季带他们去挖,制好了都给他们,但有的药还是得花钱去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阳间活阎王正经人谁娶魔道圣女为妻啊蚂蚁攀神秘复苏:开局杨戬跨界而来邪神乱世?我将点燃众神!贝斯手想在乐团活下去为海贼世界带来诸神黄昏无圩反派当托:我真没想无敌!这系统也太离谱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