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亮手机屏幕,打开微信,在搜索栏里敲入两个字。
“任毅”
我点开搜索结果的聊天框——这个任毅,在开学前就在年级大群里加了我的好友,并且在微信上展开了第一次对话。
此后,便再无联系。
我也不时在校园里瞥见他。肌肤白皙,刘海微分而不凌乱,“精致”二字就足以用来形容他的青涩时代“通行证”。
我继续顺着点开他的头像
单击头像放大——
一个完整的漫画男、右半边还有画面外的半张脸。
我退出和任毅的聊天框,继续搜索“袁如雪”。
“就是想把历史群里的人加一加,以后方便交流学习什么的”。对话框的底端以我这条消息作结。
…
当目光告知我那就是“你”的时候,我拼命让记忆倒带,让到历史老师呵斥的那个名字。
“袁如雪”,大概是这三个字吧?我默诵了几次,让她印在我的记忆里。
-
“你说的是…袁如雪?”
“对。”我点头道。
我反复确认,直到肯定胜过一切怀疑。
周五放课后,我拿到手机,第一时间打开历史走班课群,在群成员的搜索框里输入那三个字。
点开资料卡。
犹豫不前,忐忑不安,心跳不止…
“添加到通讯录”我鼓起我所有勇气,按下屏幕中央的按钮。
加了。
我以“交流历史”的名义加上了你。
第一次和你单独对话,是在微信上。
“就是想把历史群里的人加一加,以后方便交流学习什么的”,对话的间隙,我点进你的头像。
单击头像放大——
…
“直到有天看见她和别人在一起”,洛天依的Vocal把我从回忆里拽出。这已经是《东京不太热》最后一段副歌的最后一句。
我恍然,再次从记忆里脱身。
再次“置身过去”了吗……
按两句歌词中间相隔的时长来推算,我大概在回忆里置身了三分钟。
呼——
我抬头看向笔直的公园小径,试图用深呼吸来让我脱离回忆。
眼底,手机屏幕还亮着。
顺着和袁如雪的对话框,我点进头像。
单击头像放大——
一个完整的漫画女、左半边还有画框外的半张脸。
刚好可以和任毅的头像拼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我反复确认,直到肯定胜过一切怀疑。
这次是我确认的第23次。
第一次和你单独对话,也是最后一次,是在微信上。
大概是某些因素的综合……
我始终没有选择走入你的世界。
只是作为旁观者,默默地在每个共处的时空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呆呆着望着你。
我好像不具有青涩时代的“通行证”,就算是进入你的世界,也会…
我这么普通,当个群演也无妨。
我会一直喜欢你,只是
喜欢你,是我的白日幻梦。
那就权当,是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