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年为了感谢卡洛琳的帮忙,兑现自己的承诺,陪着她在沪上吃喝玩乐了几天,带着她好好享受了一下滋味浓郁鲜美的本帮菜,这让卡洛琳大饱口福。
当然,为了避免老婆产生误会,李斯年又叫上了这一段时间正待在家里潜心创作的沈从文,以及米国领事馆的杰西卡学姐一同参与这些活动。
沈从文在帮助李斯年校对他新近完成的长篇小说《子夜》的过程中,不仅被书中深刻的社会描绘所触动,也从中汲取了灵感。
《子夜》一书中,虽然细腻地刻画了此时华国农村地区的贫困与落后,并真实的记录了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但其着眼点更多的还是聚焦于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错综复杂的商业斗争。
对于书中涉及到的富豪生活和商业竞争,沈从文由于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也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他根据自己在沪上的见闻,也有了不同的写作思路,正在构思一篇短篇小说。
尽管沈从文刚刚踏入文学殿堂,写作产量还不高,但他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春节期间,李斯年不仅带着沈从文参加了一些文人雅士,高官富商组织的聚会,还让大侄子李源顺领着他游览了沪上的众多名胜古迹。
然而,沈从文似乎对那些社会名流和富豪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太感兴趣,相反,他更加倾心于观察并思考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以及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沈从文独自一人走访了与洋人租界仅一河之隔的贫民窟,那里的景象令他震撼不已。
一侧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另一侧则是挣扎求生、环境恶劣的贫民区,产生了极具冲击力的鲜明的对比,这一幕让他难以忘怀。
尤其是有一天傍晚,他在经过闸北稻草浜一带的时候,所见到的那里生活的贫民阶层那种腐败且毫无尊严的夜间生活,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记忆中。
此后,他又多次返回那片区域,深入体验那里的生活。
在贫民窟中,沈从文亲眼目睹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在夜晚游荡,妇女们赤裸上身在河边倾倒马桶,小孩子们满头疥癣,在垃圾堆里翻找着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
更令他心痛的是,这些已经生活在极端困苦中的人们,还要承受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生活几乎被压榨到了极限。
这些所见所闻,逐渐在他心中孕育出了《腐烂》这篇小说的初步构想。
沈从文选择《腐烂》作为小说的标题,不仅意在揭示物质层面的贫穷与环境的恶劣,更是想要深刻地批判精神上的沉沦与人性的扭曲。
沈从文希望通过对贫民窟中这些人物命运的关注,借以表达出自己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沦丧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人性回归善良本真的期待。
在这过去的几天时间里,李斯年还陆续地收到了来自多个国家驻沪上领事馆的酒会邀请。
在此之前,李斯年在那些专业外交官的圈子里面算得上是“书红人不红”。
这些人几乎都翻阅过李斯年所写的《大国崛起》这本书,但是却无法将之与李斯年这位年轻的作者本人对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