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祖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其关键之一便是他深谙招降纳叛之策的精妙。而今,公为何要拒绝韩忠的归降呢?刘备问道。
“时势不同了。”朱儁沉思后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往昔秦、项之际,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无一定主。故高祖以宽仁之心,广施招降之策,旨在稳定人心,鼓励归附。然而今日,海内已定,唯有黄巾贼寇仍在造反。若轻易接纳其投降,岂不是助长其嚣张气焰?一旦让敌人认为失败之后仍可安然无恙,岂不是令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劫掠?此乃养虎为患,绝非上策。”
刘备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将军言之有理,确实不宜轻率接受贼寇的投降。但如今我们四面围城如铁桶般坚固,贼寇求降不得,必将背水一战。万人一心,尚且难以抵挡,更何况是城中数万亡命之徒?若是如此,不如采取迂回之策,撤去东南方的围困,转而猛攻西北。贼寇见有逃生之机,必然无心恋战,届时便可一举擒获。”
朱儁闻言,心中一动,点头称是。随即玄德与儁率领大军悄然撤离东南方向,只留下少数兵力在西北方向继续围攻。果然不出所料,黄巾军在得知东南方向的敌军已经撤退的消息后,纷纷弃城而逃。
朱儁与玄德、关羽、张飞率领的三军如同猛虎下山,紧紧追击着溃败的敌人,最终将韩忠射杀于战场之上,其余的敌人四散奔逃。
正当他们准备乘胜追击时,赵弘和孙仲率领的新一波敌军突然杀到,与朱儁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交战。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朱儁果断下令撤退,暂时避其锋芒。然而,赵弘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趁机夺回了宛城。
朱儁在距离宛城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正准备重新组织攻势,忽然间,正东方出现了一彪人马。为首的将领身材魁梧,面相威严,正是吴郡富春人孙坚,字文台,他是古代兵圣孙武的后裔。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他十七岁那年,一次与父亲前往钱塘的经历,让他名声大噪。
那是一个平静的午后,孙坚与父同行至钱塘,突然,他们目睹了一伙海贼正在岸上分赃,劫掠商人的财物。孙坚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他对父亲说:“这些贼人,我能够擒拿。”话音刚落,他便提起手中的大刀,奋力冲上岸去。
孙坚如同战场上的猛虎,扬声大吼,左右指挥,仿佛在召唤着千军万马。海贼们被他的举动吓破了胆,以为是官兵到来,纷纷抛弃财物逃窜。孙坚紧追不舍,最终斩杀了一名贼人。这一刻,他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了郡县,人们纷纷称赞他为英雄,不久,他被荐为校尉。
然而,孙坚的英勇之路并未停歇。后来,会稽出现了一位自称“阳明皇帝”的妖贼许昌,他聚集了数万之众,企图造反。孙坚与郡司马联手招募了千余名勇士,与州郡的力量汇合,共同讨伐许昌。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许昌及其子许韶被孙坚斩于马下。
刺史臧旻对孙坚的功绩深感敬佩,他上书朝廷,奏请封赏孙坚。朝廷也为之动容,先后任命孙坚为盐渎丞、盱眙丞和下邳丞。
现在黄巾贼寇蜂拥而起时,孙坚再次挺身而出。他聚集了乡中的少年以及各路商旅,还有来自淮泗地区的一千五百余名精锐士兵,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前来支援。朱儁将军对孙坚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