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鬼仙,就是真灵成为了仙灵,命灵却死在了雷劫之下,随后元神中的性灵融入仙灵便化作了鬼仙,此时的性灵或许残留着命灵部分记忆,却不是“真我”了。
修炼真灵成为灵仙的概率极小,成为鬼仙的概率十不存一,更多的还是魂飞灵灭,所以神灵高禖奿一直到现在,还未敢渡真灵雷劫。
顿时,冯唐老爷子失落叹气,神灵高禖奿面带难色,鸿鹄老叟摇头苦笑,刘迁这位“使者”却是忽然心中若有所思。
几息后,白鹤童子略一沉吟,竟在此时说出了惊人之语。
“我虽不是仙人,但是我却能随意接触仙人境的存在,冯老之问我或许能说出个一二,只是你能受益多少,便全看你自己了!”
刘迁可不是在信口开河,他都元神成仙了,自然能随意接触到他的仙人境元神之相。
顿时,冯唐老爷子面上瞬间便露出了激动之色,元神成仙之事可是困扰了他许多年,就算有再多涵养都压不住他心头的兴奋。
“使者肯答疑,已然是老朽之幸,便是三言两语也是大恩!”
见此一幕,神灵高禖奿露出了羡慕之色,刘公干元神则是面色僵硬,唯恐儿子刘迁因掌控不住局势而露出破绽。
刘公干元神只能做好了随时补救的准备,然后提了一嘴道:“所谓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只言片语之中便有大道,老夫此时已是元神第八重天,或许也能从使者口中得见成仙之道!”
刚才冯唐老先生还说“三言两语”,到了鸿鹄老叟口中却成了“只言片语”,其他人或许没察觉到什么,父子同心的刘迁却心中了然。
于是白鹤童子扬声便道:“敢问冯老,你之元神到底为何物?”
听到这句话,神灵高禖奿不由一笑,因为之前使者询问青鬟之事时也是先反问了这么一句,或许这就是使者的习惯吧!
刘公干的元神则是暗中松了一口气,然后对儿子刘迁给予了肯定,若是普通上位者可能还会有一言堂的可能,然而他乃是淮南王,是除当今天子之外最尊贵的人,每次处理大小事他都会先问门客的建议再做打算,刘迁或许就是学了他的为君之道。
元神何物?
冯唐老先生咀嚼着这个问题,逐渐陷入了失神之中……他刚说过先天一炁融入天化作元神,使者肯定说的不是这个。而他的元神第九重天圆满的“云龙”又都能看见,难道使者是在问元神的本质?
一念至此,冯唐老先生就道:“从最开始的先天一炁化作元神开始,元神在梦游境逐渐有了简单的意、图,然后在声闻境闻名而显、获得形体、知晓事情,接着在神游境,就算意识不附着元神之上,也能凭借性灵如约而去,记时无误,最后精纯阴气为阴炁,以性灵炼出元神之物。”
冯唐所言不可谓不细致,然而这句话却引得白鹤童子微微摇头。
“使者,所谓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约决而时生,时立而物生……难道这些境界都有问题吗?”
听了冯唐的话,刘迁不由想起了他那呼之不应,见之如日,怎么都接近不了的元神之相。
“老子《道德经》第一篇就曾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或许从第四重天‘元神之名’起,你对元神的理解就出现了偏差。”
刘迁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非常认真,也并非信口开河,他的元神在第三重天“元神之图”消失,前晚出现便已是第十重天的“元神之相”,中间正好横跨了名、形、事、约、时、物这六个阶段。
正好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就描述了“名”,他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将这个问题抛给眼前的三位元神大修士。
若是三人能集思广益说出个一二,或许对所有人都有启发。而就算他们一头雾水,也只会认为自己悟性不足,而不是怀疑他的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