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教室,是泥砖砌成的,上面盖的瓦片,教室的左右两面墙各有一个窗户,窗户大约是宽50厘米,高60厘米的那种木头做成的窗户。
再加上教室也是建的有些时日了,做窗户的木架子已经被虫蛀了,有些是空心的可能外面看不到,但是有些被虫蛀的一眼就能看的到它的破烂,窗户齿就像镂空了的柱子一样。
一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配上两个这样的窗子,室内光线更加不好了。
泥砖砌的墙上,不像现在的大白墙。那时候的泥砖墙,墙上都是坑坑洼洼的。
90年代的中期,林双出生在那个贫穷又偏远的小山村,教室里哪会有电灯啊。
那时候去上学都是每人带一盏煤油灯,还只能晚自习的时候才用。因为煤油贵啊。
有些家庭更加贫困的,连煤油灯都用不起。就带去学校的一盏小的煤油灯去小店加一次煤油,要两毛钱。
有些同学可能是没钱添煤油又或者是忘记了,有时候还得向同学借一点煤油。
林双有时候也会没钱加煤油。她也不屑去借同学的。她有自己的办法。
没有电,没有蜡烛,又用不上煤油灯那林双是怎么晚自习的呢?
那时候是有蜡烛的,没错。但是蜡烛对于林双他们小孩来说也算是个奢侈品吧,只有人家过节,或者说红白事的时候才会用。
所以说人越穷啊,就越会想办法。要不怎么有句古话叫穷则变,变则通呢?
小时候总会经常摔烂碗,破烂的碗呢,就往屋前屋后那个竹林里面一扔就了事了。
在这个时候,这个破碗就起到了它的作用了。林双去竹林里面捡了两个破碗,上面烂了都没事儿,碗底一定要好的。
她把捡来的碗倒扣放在小石头上,再拿起一块小石头,沿着碗身与碗底交接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敲着,直到把碗身上面都敲完了,再找一块质地较粗的石头,把敲掉的那一圈稍微磨平整,不尖锐不划手就算是做好了。
接着她又把平时去山上砍柴带回来的松脂。(因为山上很多松树,那时候很多人都会上山去割松脂收松脂,会有人来上门收购)。她带回来的松脂都是流出接松脂的碗外面的纯松脂。
也有是在流出松脂的刀口上削的松树木屑。林双平时砍柴看到有松脂都会收一点,因为松脂用来引火是最好的。
林双敲了两个碗底,一个用来烧松脂,当煤油灯用,用来当墨砚,另一个练毛笔字当砚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