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简陋的面罩,显然是在凶手进入现场以后,临时起意,随手从现场找来一件T恤作为材料,用匕首掏出两个洞现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面罩用的是受害人的T恤。”
周正的这一番推理非常有见地,在场甚至有些队员都鼓起了掌。
“纠正一点,你的称呼。是苟局,不是苟队,”老宣纠正道:“可惜当年没有多少人听我的。”
“对、对、对,是苟局,瞧我,又犯了原则性错误。”周正笑道。
从苟江升任局长以后,对小组的监控、以及对大家人生攻击的机会少了,现在队里会议的气氛,变得轻松加愉快。
“你刚刚的分析非常道理,我都已经能看到破案的希望了,你接着说。”老宣显然也被周正刚刚的分析吸引,来了兴致。
“至于苟局说的第三点,那就更站不住脚了,谋财害命的多了去了,不代表为了钱,就不会残忍杀人啊。”
老宣不由得感叹道:“可惜,我当年不受领导重视,所以,我说什么大家不听。大多数人站在苟局那边去了,我们浪费了太多人力和时间,在排查凶手的熟人上!”
“所以说,还是要就业务谈业务。先预设立场,谁混得好就听谁的,那谁也就别破案了。”周正愤愤地说道。
“好了,今天我们是对内讨论,出了办公室的门,你们谁都不能对外人说,听到了没有?”
6名组员异口同声,笑着回答:“保守组内秘密!”
第三侦查大队大部分成员都是80、90后,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这类组内讨论,几乎无所顾忌。
PPT继续播放。
那是凶器的照片:现场发现一根木棍,另外屋外的草坪上,发现了两把匕首。
照片被放大,这匕首的样子跟奇怪,有点像是很短的弯刀。
家住马六甲的小林认出来了:“这不就是我们家乡的刀吗?少数民族专用的。”
“是的,我们当时也注意到,这是西南省份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匕首。因为民族政策,当地可以轻松买到。”
“这算不算管制刀具?”
“根据法律规定,这种刀只要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低于150毫米,就不算管制刀具。”
“那当时有没有能否从凶器的来源去查一下?”
“做了,我们当时出动了30人到马六甲周边省市,一共花了2个月,排查了5万人,结果是没有任何发现。”
讲解继续,PPT切到了法医报告。
“根据死者尸温和胃内容物的消化程度来看,死亡时间在9月7日凌晨2点。夫妻俩的尸体没有明显抵抗伤,死亡原因是颈部动脉破裂。”
“这是否意味着受害人是在熟睡中被凶手突然袭击?”
“是的,我们当时认定了这一点,苟队据此怀疑是熟人作案。”
“倒是有些道理,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盗窃惯犯,也能做到不被熟睡中的受害人发现。”
老宣继续讲:“这个案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在案发现场,还有一位目击者。”
“咦,有目击者都不能破案吗?”周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