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苓的笑容渐渐凝固,脸上青一片红一片,倒是尴尬至极。
她飞快地整理好自己的表情,呵笑道:“倒是嫔妾疏忽了,下次嫔妾依照陛下的喜好,再做些新的糕点来给陛下尝尝。”
“不必,”李洵时想也未想便开口拒了她,“这糕点既然是做给母后的,那便要依照母后的喜好,这口感既是母后喜欢,那也无须再改了。”
太后也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这是在告诉她,她看得好的人,未必能合他胃口。
太后心底叹了一口气,自从英烈皇后走后,皇帝再也未曾将谁放在心上,容妃如是,敬妃如是,就连外人皆认为曾经荣宠万千的庆昭仪也如是。
这些年,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希望真正能有一人常伴他左右。
这戴秋苓她是极喜欢的,为人大方得体,懂事且乖巧,她是有意要将她举荐给皇帝的。可是今日再瞧皇帝这态度,竟是半分也未将这戴秋苓放在眼里,倒是枉费了她一片苦心。
“秋苓,”戴秋苓见太后向她招了招手,便起身走上前去,太后拉过她一双手,轻拍了拍,“今日,你陪哀家也说了这么久的话了,想必也是累了,你先回宫,改日再过来陪陪哀家。”
“是,”戴秋苓恭谨地应了一声,向着太后和皇帝行礼道,“那秋苓就先告退了。”
“去吧,去吧!”
太后看着戴秋苓跨过殿门消失的身影,抬手捋了捋袖摆,眼角低垂,似是有什么心事。
“母后!”李洵时大概猜到了太后支开戴秋苓的意思,见太后这神情,不放心地轻唤了一声。
好半响,才听到太后传来的叹息声:“洵儿,今日之事可有怪母后?”
李洵时双唇紧抿,并不开口答话。
“倒是哀家白操了心,可也希望你能明白哀家的一番苦心。这些年,你身边一个贴心的人都没有,倒真是应了那句孤家寡人。也不知,这天下得了是幸,还是不幸。”
见李洵时正要开口,太后朝他摆了摆手:“洵儿啊,哀家并不是怪你,哀家只是想让你能舒心一些。”想了想,又道,“这戴宝林,你若是真不喜欢,那也不必勉强,就是给她升个位份,也算是成全了她对哀家的一番孝心。”
李洵时见太后说得动情,面部线条也渐渐地柔和下来,低声应道:“是,儿臣知道了。只是此事不能强求,还望母后能谅解儿臣。”
“为娘的哪会怪自己的孩子,”太后望着他,轻声叹道,“五年了,蕙芫已经走了快五年了,再过两个月就是她的忌日了,哀家亲手抄写了佛经,到时候你拿去祭奠她罢。”
李洵时听太后突然提起英烈皇后的闺名,微微一愣,颔首道:“是,多谢母后。”
“洵儿啊,”太后拿过一旁的花枝,将一些枝叶摘了下来,再放回花瓶里,“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
题外话
就要过年啦,每日马不停蹄码字ing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