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毕意南猜测的正相反,国庆假期的第一天,金玲不但没出去玩,还过得非常忙碌。
她负责的文化版本来内容就多,最近新增了历史方向的专栏,主编还特别重视,想不加班都不行。
虽然电子邮箱更加方便快捷,但还有很多老作者习惯了邮寄纸质稿件到杂志社。
所以,在办公室的时候,她会主要审阅那些文章,回到家里则会时不时地刷新一下邮箱,确保不会错过投稿。
十月一号这天也不例外,她吃过早饭就坐到了电脑前,连续看了好几篇投稿,都来自之前合作过的作者,文章质量不差,但也都谈不上惊艳。
就在有点感到疲乏的时候,她看到了毕意南的邮件。
“这么快?难道是把平时的练笔发过来了?”
看了一眼邮件的发送时间,金玲心里揣测。
有点好奇地点开附件中的文档,她看到了文章的标题——
《鲁智深:我抢劫、杀人、放火,但我是个好和尚》
“想要解读《水浒传》?这个选题不错。”金玲来了兴趣。
在她看来,毕意南选择这个话题的优点在于:央视版的改编电视剧是五年前推出的,而且几乎每个假期都有很多电视台在重播,人们的熟悉程度很高。
而且,也正因为熟悉,如果文章能写出突破传统理解、比较有新意的分析,话题度也不缺。
她想到的这两点,确实也是毕意南思考过的,不过对他来说,更重要的考量在于:
2004年就会出现一本关于水浒的畅销书,叫做《闲看水浒》,先是在天涯论坛连载,而后出版发行,一直到十几年后还能再版。
这说明,现在这个时间段,品读水浒是很有市场的!
不过,那本书的内容,毕意南只是简单翻过,印象不深。
所以他需要融汇后来更多研究者的智慧,结合自己的理解,写成新的文章。
至于天涯论坛,那可是这个时期中文互联网世界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
毕意南也打定了主意——不管给杂志投稿结果如何,自己都要想个适合的其他内容,去发帖连载。
他的这些想法,金玲自然无法得知,她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文字:
【古往今来,喜欢鲁智深的人极多,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当属薛宝钗。】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贾母让宝钗点戏,她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有点不以为意,宝钗便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你白听了这几年的戏,那里知道这出戏的好处”。】
【结合上这一回的章名“听曲文宝玉悟禅机”,我们不难猜到,宝钗喜欢的是鲁智深身上的“禅意”,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她还亲口念了出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不错,看样子他对四大名著都很熟悉,这种跨作品的互动很有意思。”
金玲轻轻点头,继续往下看。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从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鲁智深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