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70年的冬季,洞庭湖边上已经飘散起了绒毛般的飞雪,九叔包袱里除了携带的三样工具,就只有两个红薯。
他踏上了前往长沙城的省道,走了两天一夜终于到达了望城门附近。跟随着进城的人同步入了这座历史悠久,却被战火焚毁的古老名城。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挑着扁担贩卖货物的商贩,不停在吆喝叫卖。
坐到白沙古井边上,就着泉水吃完了剩下的半个香薯。
九叔翻看了一遍老长沙城的地方县志,当他读到《湖南通志》时,不由眼前一亮。
其中描述道:“马王疑冢,在县东南五里,楚王马殷铸,相传三千三百六十七冢。”
在浏阳河下游冲击平原中隆起的一片土堆,长约500米,宽约230米,土堆上东西各有一圆形土冢,底部连接起来,远远看去像马的鞍具被当地人叫做“马鞍堆”。
疑冢不是真正的陵墓,因此没有称陵而是称其为堆。以前的人们都以为这里埋葬的是马王,直到利仓夫人辛追墓室出土,马王堆的名字才响彻中外。
九叔拿出长沙地图,查看了整个地脉走势,确定真如县志中记载一般,县东南五里,正是马鞍堆。
看起来平平无奇,不过是块河流冲刷的平原地貌,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以前,大家都觉得长沙王的墓,应该在岳麓山脚下,后来也证实的确如此。
打开如今的地图从天空上俯瞰整片长沙地区,诸山聚绕众水拱朝,岳麓山连绵起伏,外看湘江北去,内有浏阳河十八弯,凡山势来的平缓,平平结穴,龙虎环抱近案前,即内明堂。
明堂有内明堂和外明堂之分,也叫大小明堂。此乃典型的明堂风水格局,环靠浏阳河。河对岸为大明堂,而马王堆为小明堂。
那个时候的九叔还以为是马王祖墓,也就没募集人手,单枪匹马直接又从天心阁走到了袁家岭。
从袁家岭到马王堆如今坐地铁只要五分钟,当年我九叔硬是走了两个时辰,我估计他可能绕着浏阳河走了一圈。
到了马王堆附近已是傍晚,岁月沧海桑田,周围都早已化作一片农田,稻田中每隔数十米就有一个草垛,是当地居民用来点火做饭的材料,前方两个巨大的封土堆在平坦的稻田中异常醒目。
九叔拿出风水罗盘,分金定穴,先勘探古墓具体位置。
一般我们都是先寻龙,现在都找到大致位置,到了门口,只差进去就可以了。
我国的殡葬文化来源于《葬经》,葬乘生气,是为华夏风水文化之宗。
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前人费心埋骨,后人掘墓沾光,不过这需要具备一定的风水常识。
我始终觉得好东西就该传承下去,宝贝埋在地里,岂不是暴谴天物。
弘扬传统文化,让每个加入我们土夫子培训班的道友,三分钟快速领悟寻龙分金要诀。
今天我们来讲讲就算不懂风水阴阳术,怎么能快速辨别墓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