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渊学成之日,正恰逢黄河水患,太后看着折子说:“黄河水患,乃是黄河堤坝修建不当所致,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顾渊站在朝堂之中,看着太后和诸位大臣争论着黄河水患的问题。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顾渊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到太后面前,躬身施礼道:“太后,微臣有一言。”
太后抬头看了顾渊一眼,道:“顾爱卿请讲。”
顾渊道:“太后,微臣认为黄河水患并非堤坝修建不当所致。”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赞同顾渊的观点,有的则表示怀疑。
太后举手示意众人安静,道:“顾爱卿有何高见?”
..顾渊道:“太后,微臣认为黄河水患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床淤积。”
太后听后沉吟片刻,道:“顾爱卿有何方法治理?”
顾渊道:“太后,微臣建议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在河床淤积严重的地方,可以组织人力清淤,以降低河床的高度。”
太后听后点了点头,道:“众大臣认为顾爱卿所言可行否?”
“顾渊,你是说我们的堤坝没有问题?”一位大臣质疑道。
顾渊回答道:“堤坝确实没有问题,但水患的原因并非堤坝不坚,而是因为黄河泥沙淤积,水流不畅。”
另一位大臣不以为然:“这么说来,顾渊,你是觉得我们过去的治理方式都错了?”
顾渊说了个比较中和的话,“治理方式并非全错,只是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河床淤积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无论堤坝多么坚固,水患依旧会发生。”
这时,一位支持顾渊的大臣站出来说话了:“我觉得顾渊说得有道理。我们应该听听他的建议,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这样也许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一位保守的大臣则反驳道:“修建水库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年轻人的想法就轻易尝试。”
顾渊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理解您的担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人定胜天。”
太后见众人争论不休,便发话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就让顾渊试试吧。如果他真的能够治理好黄河,那也是大功一件。”
楚易站起出道:“太后,微臣对此深信不疑。只要朝廷能够大力支持,想必三皇子必定能够完成此任。”
太后听后站起身来,道:“好!本宫这就下旨,命你负责治理黄河水患。你若有需要,尽管向朝廷提出。”
顾渊跪在地上,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解难。”
顾渊回到永安宫,楚玥已经知晓了顾渊又去处理黄河水患,楚易微微一笑,道:“殿下,你处理黄河水患之事,令人钦佩。这是造福百姓,行善积德的好事,也是你树立民心的一大重要机会。”
顾渊如果治理成功了那么他就是民心所向,到时候他继位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阻挠。
顾渊低头道:“太尉过誉了臣只是尽职尽责,为皇上分忧解难。”
楚玥为数不多的夸他,淡淡道,“顾渊,你无需谦虚,你不仅有才华,更有担当。这次的黄河水患,如果不是你挺身而出,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受苦。”
楚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道:“你此去辛苦,要注意身体。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楚家绝对会帮助你。”
顾渊感激地道:“谢太尉关心。臣会尽力而为,不负太后和皇上和太尉的期望。”
楚玥放扇子,“黄河水患之事,关系重大。我希望你能够多加小心,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顾渊点头道:“我定当竭尽全力。”
楚易满意地点点头,道:“殿下有此决心,我就放心了。”
顾渊再次行礼道:“谢太尉信任。本王定当不辱使命。”说完,楚易转身离开了永安宫。
顾渊有些紧张地开口道:“南笙,嗯…你和我住得比较近,随行的官员都有家属帮忙整理行李,可…可我家母妃去得早,你…你能不能帮我整理一下?”
楚玥一脸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她愣了一会儿,然后微微一笑道:“可以,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顾渊听到她的话,心中一喜,他知道南笙并不喜欢自己,但只要她愿意,他就已经很满足了。他淡淡地笑了笑,道:“那就麻烦你了。我会尽快赶回来。”
过几天就动身了,顾渊已全权负责治理黄河水患。他深入黄河上游,亲自下去检察监督,看图纸和农民交流。
一位农民道:“顾大人,您说我们能清淤,真的能行吗?”
顾渊耐心的回答:“我了解你们的担忧,但清淤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逐步进行,先选择一些容易的地方开始。”
在朝廷的支持下,顾渊开始组织民工进行河床清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和策略。
一位姓张的官员道:“顾大人,清淤是个大工程,民工们的安全和生活如何保障?”
顾渊想了想说:“我们不仅要治理水患,更要关心每一位参与的百姓。”
此后一个月,顾渊一直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工作。“南笙虽然我很想回去见你但你应该能理解我,等着我。”
水患治理的差不多了,太后得知治理黄河的进展后,特地召见顾渊。
太后得知治理黄河水患的喜讯后非常高兴,特地召见顾渊入宫。她看着顾渊微笑道:“顾爱卿果然不负本宫所望,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本宫一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