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单独将徐浩东留下,立功其余的新科进士浮想联翩。
“臣徐浩东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官家看到徐浩东行礼,并没有顺势让他平身:“朕听说你跟顾廷烨关系很好?”
“回陛下,朕跟顾廷烨相识多年,还在盛家学堂一起同窗过两月。”
“前些日子你们还在一起喝酒?”
“确有此事,他落榜心情不好,找我去樊楼喝酒。”
“勋贵与国同休,世受皇恩,本该是朕最信任之人。但却出了顾廷烨那样不懂感恩,还反过来说朕坏话的人。你说,朕是不是对你们这些勋贵太好了?”
“陛下,臣跟顾廷烨是同窗,是好友,但臣跟他是两个人。顾廷烨不能代表臣,更不能代表所有的勋贵。”
“嗯,你这话说得有道理。勋贵之中有像顾廷烨那样不懂感恩的,也有像顾廷煜那样忠心之人。
顾廷煜听到他弟弟说朕的坏话,不但没有为他隐瞒,还进宫跟朕禀明此事。他大义灭亲的行为,足以证明他对朕、对朝廷是忠心耿耿的。”
“陛下英明。”
“起来吧。”
“谢陛下。”
“这次殿试,你提出的观点跟朝中大臣吻合,都赞同跟辽国展出贸易往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提出的把茶叶、瓷器等寻常物品卖给辽国,接着用挣到的钱财买辽国的马、牛、羊。
但朝中大臣都觉得这个计划行不通,茶叶之类的寻常物品跟马牛羊的价格不对等,辽国不太可能会答应。”
“陛下,臣觉得辽国一定会答应的。”
“嗯?”
“在我大宋,茶叶等物品十分常见,大家都觉得它们的价格低廉。但在辽国,其实马牛羊也很常见。
物以稀为贵,对于他们来说马牛羊太过寻常,而茶叶等物品却是稀有物品,所以臣觉得此事一定能成。”
“那你愿意代表朝廷出使辽国商谈此事吗?”
“为陛下、为朝廷,就算是赴汤蹈火,臣也在所不惜。”
“好!对于一心为朝廷做事的臣子,朕向来都不惜赏赐。朕会钦点你为这次殿试的状元,之后派你出使辽国。”
“谢陛下隆恩!”
徐浩东出宫之时,身后跟着的两名太监,手里还捧着官家赏赐的物品。
太监们将徐浩东送到宫外,便将手里的物品奉上:“徐大人,恭喜您了。”
“劳烦两位大人了。”徐浩东接过两个箱子后,给了两个太监一人一张银票,然后在他们的恭送下坐上马车回家。
“三少爷回来了!”
听到汇报的勇毅侯夫人立马出来迎接。
“三郎,官家召你进宫,是要定你的名次了吗?”
“官家不但是召我进宫,殿试前十名的考生全都进宫面圣。”
“那你排第几名呀?”
“大家都是前十名,最终的名次是要官家钦点的,尚未可知。”
“官家上次还赏赐你一把宝剑,这次要是官家高兴之下钦点你为状元那该多好呀。”
“母亲就不用担心了,所有的进士都会授官的。”
“你说得轻巧,官职有高有低,如若朝廷封你一个从九品的小官,那可怎么办?”
“不会的,孩儿考进殿试前十,按理来说就算进不了翰林院,也会授官正七品。”
“那就好。你手里捧着的箱子是什么?”
“这是官家赏赐给孩儿的东西。”
“好啊。官家对你这么好,你以后为官可得好好报效官家、报效朝廷。”
“孩儿知道。”
“这些都是好东西呀,娘正为你的婚事着急呢,如今有了官家赏赐的物品,正好用来做聘礼。”
...
隔天凌晨,三百多名进士就来到皇宫门外,在御史的监督下排队等候。
吉时到了之后,由太监带路有序进入皇宫。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官家朝着太监一挥手,太监将圣旨拿给礼部尚书,由礼部尚书当场宣读名单。
“XX年,进士科状元开封府徐浩东,授官翰林院修撰。”
“臣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爱卿平身。”
...
这次殿试,苏轼,张载,苏辙等后世的文学大家全都没有进入一甲。
一甲的三位进士是由官家亲自授官的,其他的进士则是要等待翰林院挑完,然后朝廷的各部门接着挑,剩下的进士则是由吏部分配去往各地当地方官。
这些人勋贵是皇室最信任的人,因为只要大宋朝廷不倒,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三郎!”
“母亲!”
经过自家门前的时候,全家人都出来欢呼。
经过忠勤伯爵府的时候,门外站着一群人,袁、徐两家是姻亲,看到徐浩东被点为状元与有荣焉。
“浩东。”
“袁叔叔、袁大哥...”
...
这一天可是徐浩东三人的高光时刻,他们的名字在这一天响彻整个汴京城,成为读书人的榜样,百姓羡慕的对象。
官家走后,现场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在宴会上,徐浩东跟礼部的众多官员一一打招呼,上至从二品的礼部尚书,下至从六品的员外郎,通通混了个熟脸。
宴会结束后,禁军将徐浩东护送到家,此时的他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勇毅侯夫人看到后,连忙让小蝶带着两个丫鬟将他扶到房间、换衣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