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心慌意乱,想到刚刚为救自己牺牲的夏侯忠师父,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眼下你父亲尚在封地,据此千里之遥,一时也无法去向你父亲证实此事,而我当年为你祈福后之所以放心离开,是因为那夏侯忠正是我为你选定的师父,此人忠勇,武艺高强,即便是在乱如漩涡的都城,依然有能力护你左右,不然他何以在最后之际,才指点你西来华山寻我。”片刻后张儒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
曹英若有所思。
“小师妹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拜师之后咱们姐妹勤学苦练,待功成之时师姐陪你一起杀回洛阳,取那贼人王晟首级,为你夏侯忠师父报仇。”一旁的攸宁见曹英摇摆不定,遂上前去,双手拉着她的胳膊劝解道。
“道长,你可有上乘武功传授予我?”曹英抬头望着张儒问。
“有!”
“能否助我几年之内就可提升武功境界,让我为夏侯师父报仇?”
“能!”
“几年之后可任我出入山门,不能强制留我?”
“学成之后,任由出入,绝不阻拦!”
“好,我愿拜师,师父请受徒儿一拜!”曹英倒也干脆,径直走到张儒跟前,双膝跪地,磕头拜师。
“好!好!好!”张儒显得有些激动,颤巍巍的弯下腰,双手将曹英扶起,看着这张曾无比熟悉的脸庞再次出现在眼前,张儒内心五味杂陈,终究是再次见到了这张脸。
“恭喜师父,欢迎小师妹!”攸宁开心不已,在一旁欢快的拍手喊道。
站在一边的秋香露出久违的笑容,为公主有个新的温馨之家感到高兴。
“以后英儿的起居生活就由你负责了。”张儒高兴的朝着攸宁吩咐道。
“知道了,师父!”攸宁调皮的回答道。
随后攸宁又将下山后的遭遇添油加醋的给张儒讲了一遍,讲到威风之时不禁有一股豪气冲天舍我其谁的气势,说到被高手破法时不免又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柔弱模样,她那夸张的表情加上生动的演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然而,自从曹英上山后,张儒一改往日无为而治的风格,随即吩咐门下弟子将道观内外重新收拾一遍,让这个显得有些破落的道观焕然一新,而他自己开始亲自为徒弟们讲解武学道法,遇到疑惑时也比从前增加了不少耐心,众人都为张儒的改变开心不已,更感激曹英小师妹的加入。
太平的日子还没有过几天,某日清晨,就有门内弟子前来报告,说有一支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兵出现在山下,将整个华山的各个出口围的水泄不通。
“谁来扰我清修之地?”张儒从那日攸宁的表述中就已心知此事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弟子不知,只见为首将领身材魁梧,面容威严,身披厚甲,眼神中散发着一股可怕的威严,身后约有上千精骑,大有扫平咱道观之势。”前来报告的弟子战战兢兢的说道。
“让你报告来人是谁,又不是让你夸他。”张儒没有好气的说道。
“师父,还是我去看看吧!”刘闲收起折扇,拱手向张儒说道。
“不必了,我亲自去吧!”张儒说着,大步跨出房门,直奔山下走去。
刘闲和一众弟子也尾随师父下山而去,道观兴亡,人人有责。
不多时,张儒就带着几十个弟子行至山下谷口,面对乌泱泱的一众精锐骑兵,张儒面不改色,背着双手径直走到离那为首将军不远处,厉声问道:“来将何人,为何扰我清修?”
“师父,来将是晋王心腹王浑,素有谋略,武艺高强。”曹英认出来将后,悄悄的跟张儒提醒道。
那王浑约有四十左右的样子,面色略显沧桑,体型魁梧,身披精致的铠甲,头戴紫金冠,鲜红的披风在身后舞动,坐在那高头大马上,昂首挺胸,威风凛凛,身后上千铁骑整齐的排成数列,铁甲森森,手中长枪闪着寒光。
“道长,本将无意打扰,只是你门内竟有不法之徒将那刺王杀驾的罪人曹英救走,窝藏罪犯,可是重罪!”那将军居高临下,看了看道长身后的曹英,冷冷的说道。
“哈哈哈,你回去告诉晋王,此地只有贫道新收的小徒弟,没有叫曹英的人。”张儒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