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余恐?不是说影响自己心情吗?”“还是渴望我的好?渴望我帮你?”
“我渴望你帮我”“让我想想哦,我迟早会回去。因为我不是你,不是其他和你同龄人幻想人物。我比较没空”
“但这不代表,你叫我,我就不在呢”“谢谢”
“你好像在幻想世界,小说幻想,现实抬杠来回切换”
“是,你为什么总分析我呢?没人喜欢被看穿,看透知道吗?”“你倒是直接说办法呀”
“我说办法,你有听吗?”“你不说,怎么听”
“听我的,让大脑倾听自己的声音,尝试慢慢改变,比如你之前改变一个坏习惯那样”
“从自私到无私,最需要是你的心向哪里”
“现在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要抬杠,大家都是我喜欢的人”
“谢谢你,做不到”
“所以呢,做不到为什么叫我?或者你说,我应该怎么帮你?”
“我大概需要,一个朋友一样精神支柱。同时又能开导我的这样。我还喜欢比我大,比我拥有知识的人”
“就是好朋友对吧?然后同时开导你?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是你的朋友,也以朋友身份来表达自己,对你的看法呢?”
“是的,你有时候太严肃,像一个大人”
“阿欢,我本来就成年了,早就不是你这个年纪的人”“确实没错”
“那如果是身为朋友的话,我只能在你平时用心提醒你。而朋友加上开导者,我非常严厉指导你。你能接受吗?”“可以呢”
“再问你,阿欢,你什么时候想要改变?”“反正现在不行”
“那一个星期后?你快要去看医生了,改变义不容辞”
“你当偏执人格障碍是物品?你想拿走就拿走?”“问题是你可以拿走,你都不想拿走”
“所以这是我的选择,就像现在和刚刚,我选择幻想简知会”“结果你选择不改变”
“我要是以前就改变自己想法,现在是不是好了?”“不敢肯定,但至少比你现在好”
“我问你,你什么时候开始偏执,多久呢?”
“我不知道,大概初三下册,开学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一点点自私萌芽”
“20年,一直到现在?越来越严重?”“是的”“当时没有发现对不对?”“对”
“不就是我认识你的时候吗?你开始余恐时,叫我帮你的”“好像是”
“你初二下学期,我跟你说,我永远帮助你”
“以前呢?再小的时候,脾气为什么这么暴躁呢?天生没道理哦”“就是天生的”
“在我眼里,事出必有因。我不相信天生偏执人格,所以我不相信你本来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5岁左右,我只要不开心,就大吼大叫,大哭大闹。一直到后面,我再生气,立刻发脾气骂人。偶尔严重,我好像也摔东西。大多是自己本子和笔,我不至于弄家里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