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彤樱根本不知道英吉利国是什么国,更不明白怎么还有国家会让公主继承王位。如果公主能继承王位,那又把皇子们往哪里放?太子居然允许那个道医在长乐宫散布这种言论。她偷偷窥视了一下陈祐琮的神色,却见他面色并无异样。
这时仁和公主却拉了拉陈祐琮的衣襟:“太子哥哥,带我们去长乐宫吧。”德清公主也道:“去长乐宫,找皇祖母。”
贵妃的千秋宴也进行到尾声了,有一些妃嫔已经开始准备告退了。
陈祐琮也向皇帝和贵妃请辞,带着公主们回长乐宫。叶彤樱也要跟着去。于是一行人离开西苑,向长乐宫而去。
到了长乐宫,众人向太后问过安,仁和和德清在正殿呆了一会儿,就想出去玩。
仁和公主的保姆,低声劝公主道:“公主,您不是说想念太后,想来陪伴太后吗?我们就不要出去了吧?您忘了,顺妃娘娘一直说,女孩子要安静和顺,不可以总在外边跑呢。”这个保姆自公主出生之后就一直在身边伺候,很得顺妃信重,颇有些脸面。她不想让公主出去,也是因为知道公主出去就要去找张惟昭,她知道顺妃娘娘虽然感激张惟昭救过公主,却不想公主多听她那一套奇谈怪论,怕把公主性子教野了就不好管教了。
大炎王朝因尊崇儒家教化,公主们也被教养得谦卑守弱,行动处处都要受身边的大宫女和宦官的限制。有些宫女和宦官势大,连公主召见驸马也要先行贿赂,他们同意了才能宣进,否则就指责你行为不端,整天只想着男女之事。
若是公主的母妃得势,性格刚强,知道回护女儿,公主的日子会好过些。如果母妃胆小怕事,或者只想女儿落个贞静的名头,不管公主的心意如何,那公主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丰庆长公主因为受先帝宠爱,生母刘太后很知道回护儿女,弟弟又做了皇帝,所以地位尊贵,没哪个宫人敢磨搓她。但是即便如此,她也要在婆家努力做个贤良媳妇,还亲手给公婆做过衣服鞋袜,这样才没有人说公主骄矜。
连丰庆长公主都是如此,不要说其他生母不得势的公主了。所以大炎开国以来,公主们皆寿命不长,子嗣稀少,都是礼教管制严苛的缘故。
这些事情,张惟昭在玄妙观就听说了一些,到宫里,又听宫女们八卦了不少。听到这些总让张惟昭感到心头沉重。
每次她看到仁和玫瑰花一样柔嫩的面颊,清澈的眼睛,都很难想象以后她将会承受那么沉重的生活。她想让仁和在未长成之前,尽量过得自在快活,发展出真实的自我,这样在她长大成人,要面对自己命运的时候,就不会虚弱无力,拱手让出对自己的主导权,任人宰割。
就在仁和来找她玩的时候,张惟昭会带着她做游戏,讲一些赞美女性力量的故事给她听,又画了玩偶请绿萝做好,拿给仁和玩。张惟昭把这当做是对仁和的一种支持和祝福。
仁和公主十分喜欢和张惟昭一起做游戏,张惟昭从来不会处处约束她,什么不要把衣服弄脏了,什么不要跑、不要大声喊叫了,而是能够带着她笑、蹦跳和奔跑。她也很喜欢张惟昭讲的故事、送她的玩偶。她还把德清也带过来一起玩。德清虽然才两岁,但是也很喜欢到张惟昭这里来。
仁和和德清的保姆只觉得头痛。暗暗腹诽不止,哪有人敢这么教公主的?偏偏太后不以为意,总是纵容公主们跟着那个道医胡闹。
有时候这些宫人们也会私下里议论,说太后出身微贱,她的父亲只是京郊的农人,所以她在礼仪规矩上面最不上心。据说先帝之所以会宠幸她,只是因为她好生养而已。先帝最心爱的人还是钱皇后,一个知书达理、温柔闲雅的女子,对刘氏一直不冷不热。先帝驾崩的时候特意叮嘱钱皇后百年之后要入他的帝陵合葬,对刘氏却只字未提。
刘太后曾经因为这件事和皇帝吵闹,要在先帝陵寝当中也给她留一个位置,但礼部的官员和御史们却坚决反对,认为此举违背先帝遗诏,是对先帝的不敬。这件事从先帝驾崩之后就开始讨论,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现在朝堂上对刘太后风评不佳,刘太后却还是我行我素。皇帝孝敬母亲,不管朝臣如何议论,太后在后宫中依然地位尊贵。可公主们以后还是要择婿下嫁的,若是不懂得规矩礼仪怎么能够适应婚后的生活呢?
她们私下的这些议论,有时候也会传到两位公主的母亲顺妃和敬嫔的耳朵里。这些妃子也有同样的忧虑,担心公主性子变野了不好教导。大炎不是汉唐,容不得公主骄纵任性,不然日后难免被言官们非议,被文人们讥笑,被宗亲们指责。但是她们谁也不敢触怒太后,既然太后不介意公主们在她宫里撒野,她们也不好说什么。顶多就是带回自己身边的时候再好好教导就是了。
果然,就在仁和公主的保姆极力劝说仁和留在殿中安静坐着,不要跑出去的时候,太后却说:“她年纪就该多跑跑,这样身子骨才健壮,不会总是软绵绵的容易伤风着凉。她想去就去好了。”
宫中的孩子早夭的很多,而刘太后的三个孩子都好好活到了长大成人。所以刘太后对自己养育孩子的方法很是自信,她觉得小孩子就该跑跑跳跳,规矩长大一点再学不迟。
德清公主看姐姐出去玩,自然也要跟着出去,拉着姐姐说:“找阿昭!”
叶彤樱十分好奇那个阿昭到底有什么能耐,引逗的两个公主这么喜欢找她玩耍,向太后自请照看两个公主。
太后对叶彤樱一向冷淡,只嘱咐了一句“小心着些”算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