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时间,过得很快。
徐正卿也抓住了最后在家这几天的时间,将活性炭试验成功后,再把这种技术托盘而出。
在家时,能够亲眼看见二嫂王氏的操作过程,不妥的地方也可以随时提出改进,这更有利于她对技术的掌握。
整体下来,王氏也没有让徐正卿失望,她的学习能力还算是比较强的,而且非常善于提问,对于原理的解释,也能够有较好的理解,整体上来说,是化学老师喜欢的那一类学生。
徐正卿决定离乡的前一天下午,徐家宅院准备做一个送别宴。
王氏早早便收了摊回来,邻里中的妇女也来了几个帮厨的。他们家中原来收到的家禽,前些日子已经转运了过来,这次也正好宰少一些,省得养在家里浪费粮食。
几个妇人聚在一起,几张小嘴一张,便是整个寿光县哪对夫妻一个月行几次房事,都要被探讨出来。
这其中又有难以避免的问题:徐家三郎的本事真大~
大不大王氏自然要比都她们更加清楚,而且她的性子一向较直,夸赞自然就不会吝啬。
聊多了,不禁又让王氏想起,徐正卿对她说过好些话,有她能够听得懂的,也有她听不懂的,这些话王氏多数会去详细的琢磨。
现在又一次想起,徐正卿问她的话:嫂嫂去过最远的地方可就是京城?
王氏应了声是。
徐正卿又跟他们解释说:这种糖料,日后不仅可以售往京城,还可以售往更远的海外,这个世界整体上可以说是一个海洋组成的球体,明王朝所在的是一块广袤的大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岛屿,乘船沿着海岸线可以环行,不仅可以去到其他国家,最终还可以回到原点......
王氏很是奇怪,这种东西,她以前就连听都没有听过,徐正卿却说得跟亲身经历过一样。她终究又还是个充满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人。
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在她心中,徐正卿早已从那个文弱书生的模样,转变为了一个家中的顶梁柱。只是这种微妙的变化,徐正卿没有发现,王氏自己也没有发现。
眼下的她,对徐正卿还是非常感激的,虽然开铺子也是一种非常辛苦的工作,但终究让她能够参与到赚钱的行当来了,而且收入还颇为可观,不用再和丈夫一起,去鼓捣那些田地。
而且在徐正卿的那个什么项目发展计划书中,这一切还能继续改变的,王氏心中也因此对未来产生了期许。
人嘛,只要还能看得见前途和希望,再辛苦的拼搏都是能够承受得住的。
离乡上京入学在即,徐正卿傍晚时分,坐在二层阁楼,抬头望远方落霞与孤鹜齐飞,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低头看远近屋舍,热闹街道,人声鼎沸,市井百态,他坐在阁楼中,呼吸十分平稳,有一种心神非常稳定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月的生活下来,他已经对这里感觉非常亲切。
想到,今趟入上京入学,若能在官场上立足,再此返乡,已不知是何年何月。这一瞬间,他似乎能够明白,为何古人在故友离别时,能写出那样情感丰满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