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话不像是地道的鲁人说的。听上去更像祖上逃到鲁国生出的那个祖上是宋人的孔老二的口吻。
有人就把宋国长期陷入内乱的原因,归结到宋宣公假仁假义让贤给弟弟宋穆公,非要逆潮流而动、仿效古人禅让的头上。
《公羊传》就直接说:“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公羊传的意思,古人有没有让贤,都还是个问题,你宋宣公自诩可比古贤,不是很可笑么?
确实。很可笑。
不过宋人的笑点太多,也不多宣公子力这一个是吧!
想活成先贤,死了也想万古流芳的人很多。
《春秋》记载宋穆公之死,写道:
癸未,葬宋穆公。
十二月二十癸未日,安葬宋穆公
《左传》无字。
《穀梁传》说,“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安葬记载了日期,是发生了变故,遇到了危难没有及时安葬。
这话不完全对。诸侯过世,五月而葬,安葬宋穆公是符合时间要求及时安葬的。
《公羊传》觉得这事是得好好说道说道:
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此当时何危尔?宣公谓穆公曰:“以吾爱与夷则不若爱女。以为社稷宗庙主,则与夷不若女,盍终为君矣。”宣公死,穆公立,穆公逐其二子庄公冯与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则先君其逐臣矣。”穆公曰:“先君之不尔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摄也,终致国乎与夷。”庄公冯弒与夷。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下葬之事,为什么有的记录到日,有的不记录到日?不到五个月而下葬,且春秋记录到了日的,是遭受变故而急于下葬。不到五个月就下葬,且春秋未记录到日的,是无故而草率下葬。超过五个月才下葬,且春秋记录到日的,是伤痛贤君遭受变故而不能按时下葬。超过五个月才下葬,且春秋不记录到日的,是无故懈怠不按时下葬。按期下葬而不书到日,是正常的。按期下葬而书日的,是表明国家有危难,国君险些不能下葬。
这段话对我们搞清楚殷商宋人的人格逻辑很要紧:
春秋记录了宋人及时安葬宋穆公的日期,说明国家有危难,差点无法及时下葬。
果然。
宋穆公驱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对他们说:“你们作为我的儿子,我在世的时候不再相见,我死后不要你们来哭。”
这么不近人情的国君和父亲,难道就是人伦之大了么?
《公羊传》显然不同意孔老二对宋穆公的评价。
你赞同么?
宋穆公的儿子,也不赞同。
远在鲁曲阜的子息,听说仲子的父亲去世了,回想起两人过往的点点滴滴。无论如何,子息心里一直是把宋穆公当岳父一样恭敬的。
这天夜里快交子时,子息又是反复睡不着,桃子还在一边借着昏暗的蜡油灯光,给儿子彭生做着入冬穿的棉袄,看着子息难受,知道男人又有了心事,小声嘻笑着问道:
又咋啦,谁又惹你不快活了?说出来,咱们去砍了他!”
“去去去,就你还砍人,连个鸡都不敢杀!”
“你能,你不也一样不敢杀么?就知道说别人了。”
“桃子,前些日子听邸报说,仲子的父亲过世了。”
“啊?那你要去吊丧么?”
“都过了一个多月了,讣告还没来。也不能就这么去吧?”
“那咋办?想想仲子他爸也挺可怜的。宝贝女儿就这么早早死了!”
“我想明天叫上允儿,去仲子的祭宫祭拜祭拜,毕竟允儿是仲子的儿子,也是他宋穆公的外孙子啊。”
“那倒是。不早了,明天还要一大早爬起来上朝,早点睡吧。”
“嗯。你也快上来睡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