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破格晋升正教授后,干劲更足了。他希望再发表几篇重要的论文,在这个领域留下一点足迹。对周聪来说,要变成这个领域在国际上知名的学者还是太难了。他和国外高校的年轻老师相比是先天不足的,对经济学理论的框架掌握不全,对其中不少问题理解也没有国外学者深。国外年轻学者的导师就是经济学领域重要的学者,在这些著名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深,基础也更扎实,更全面。周聪就只能是一个专才,在一个很狭小的领域内往前做。这带来的挑战就是天花板不够高,容易走入死胡同。周聪也知道这一点。他还在努力地研究,尽量往前拱。只要在领域内多发表一点文章,也是能留下更多足迹的。
升正教授之后,工资有所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并没有太大。对这些文科教授来说,外快很多都来自于商业咨询、讲课等走穴收入。这又是很吃名气和资源的一块收入。如果一个文科教授经常在大众媒体露脸,成为媒体眼中的著名学者,那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除此之外,就是要有足够的政商资源,拿到更多的咨询课题,这样也能获得不少收入,但是这又特别考验经营社会关系的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周聪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研究的领域属于特别偏门的消费函数领域,在实际中用处不大。政商关系资源更是不足,目前他可以依靠的只有院长。
BJ的房价、物价都很高,文科正教授要过一个很体面的生活也相当吃力。周聪太太经常念叨,钱很紧张。当然,和很多人比起来,周聪一家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著名高校的正教授,事业单位的中层,这样的搭配在BJ绝对不算低配。但是,他们家的特点就是要靠死工资,没有额外收入。周聪太太经常说,已经评上正教授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在研究上太花精力了。这些研究反正大家也看不懂,也是学者们自娱自乐的东西。要多去做一些应用型研究,在媒体上漏漏脸,媒体曝光越多,商业价值也就增加了。不管是走穴讲课,还是去承揽咨询课题,看的都不是学术研究水平,而看的是知名度。周聪总是对他太太的牢骚无动于聪,他也确实对这些应用研究不太敢兴趣,总觉得这是自甘堕落的表现。
成舟公司成立之后,邀请周聪和太太去参观。席间吃饭的时候,成舟问周聪是否能担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周聪太太一听就很兴奋,这不就是好的商业化机会吗?而且还是老同学的公司,肯定不会亏待周聪。周聪没有马上答应,说餐后再仔细聊聊工作内容。他之前都是从事理论研究,突然一下被聘请为民营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他无所适从,也不知道他能否胜任,他并不是那种白混钱的人。拿了别人的钱,就一定要出相应的力,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餐后,成舟详细给周聪介绍了公司的业务模式,也重点介绍了李总的实力。成舟很兴奋,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大靠山,发大财似乎也指日可待。周聪总是觉得那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他只说回家考虑一下再答复成舟。成舟也知道周聪的性格。成舟找周聪当首席经济学家,一方面是想帮助一下老同学,给老同学一笔额外的收入。按照成舟开的薪水,他也能很容日找到比周聪更有名的教授来当首席经济学家。这种只拿钱基本不用干活的工作就等于送钱。当然,他也看重了周聪著名高校经济学教授的头衔。这个头衔能为他的业务增加光环。普通人才不会管你是研究什么的,只要一听你是著名大学的著名经济学教授,那就是著名经济学家。至于有没有水平,这不是很重要的。
回到家之后,成舟突然想通了,成舟的业务是不可行的。李总付给成舟12%的固定利率,成舟再付给他的投资者9%的利率,相当于这个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是12%。如果一个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都有12%这么高,那自己需求方的利润率至少得两倍于这个水平。很显然,都不用去研究,从常识就可以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周聪在研究消费函数的时候,也研究过宏观资产定价模型,他知道这种风险溢价也就三到五的水平,加上无风险收益率,最多也就不超过10%。这么大的缺口,用什么方式才能补的上呢?周聪去问了一下学院里叫金融的老师,还没说完,金融学老师脱口而出,这种商业模型的终局就是庞氏骗局。周聪一听,打了一激灵,他知道他之前怀疑的地方在哪里了。金融学老师的答复解决了周聪的疑问。如果一个商业模型不能持续,那这个商业模型就必定会崩溃。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商业模型崩溃的那一幕,也看到了成舟的窘境。
他给成舟打电话,借口推掉了这个美差。还提醒成舟,应该把利率定得更低,比如5%,这样更容易持续,无论他还是李总的风险都要小,投资者的风险也要小。成舟说,如果真定到5%这样的水平,那就不可能有投资者来找他了。成舟当然知道风险,也知道这个商业模型的内在缺陷。不过,他相信李总的财力,相信房地产还有一波巨大的机会,因此他相信别人玩不转这个模型,但是他可以。周聪也不好再说什么。周聪太太可不高兴了,她数落周聪,他真是一个死脑经,李总的生意干这么大,别人不懂?就你懂?成舟自己身家性命都在这上面,别人不懂?周聪就是一个书呆子,完全不理解真实的商业世界,活该受穷。当了首席经济学家,即使出事了,和他周聪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股东,只是一个打工的,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他头上。周聪太太不高兴,但是最终去当首席经济学家的是周聪,又不是她,她也没有办法,只能经常数落他。
数落来数落去,只会让他们家不断陷入纷争,也解决不了问题。周聪愿意没事就在办公室待着,在办公室看看论文,推导推导公式,累了就在校园内走走,反正校园很大,也没有人管他是不是天天都在校园内逛。办公室就像净土一样,没有他太太的唠叨,也没有生活琐碎的打扰。但是,这是完美的吗?周聪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肯定和他预想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成舟公司成立之后,招聘了不少有正式文凭的青年男女。他认为,看起来越正规才能越值得信任。由于他之前还有影子银行的纠纷,因此他没有亲自走到前台,而是请了一个在信托公司工作的熟人来担任总经理。但是,所有的运营、战略,包括重要客户的接待等,都是成舟亲自出面。成舟对影子银行业务流程非常熟悉,现在又有李总在后面背书,因此干起来也是风风火火。他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天天都睡不好,老担心哪里会出纰漏。现在他就只需要干好负债端就好了,只要把客户的钱吸收进来就好了,之后的投资运作全都会流向李总的房地产公司。
成舟也知道,要增加信任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快还款节奏。他把之前半年一付利息改成了一季度一付。这样一来,投资者就能获得及时反馈。人们虽然教育孩子要学会延迟满足,但是在自己身上,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及时反馈。这样的节奏安排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人们见到了回报。回报就是更多投资的信号。大多数人都是拿一点点小钱来试试,发现到期果真把回报按时打倒帐上了,就会觉得心安,证明他们之前的决策是对的。他们非但不会把利息取出来,反而会拿出更多的本金连同利息又投入进去。他们还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有这么一个发财机会。成舟说破嘴,也不如这些人的亲身示范。这是成舟非常聪明的一招,一个季度分一次红,每一次分红就是一次免费的广告,是一次规模的裂变。从以前每半年裂变一次,到现在每个季度裂变一次,他的规模也呈指数增长。
他在很多省都开了分公司,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分公司,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流程去开展业务。这种模式的裂变是很可怕的,各个地方都呈指数增长,最终总规模的增长速度也是很吓人的。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李总的房地产公司,李总的房地产公司也是在各地纷纷拿地,开工建设,不停出售期房,资金又回流,扣除掉要还的利息和少数人要求提出本金的需求,再继续拿地。李总的房地产业务蒸蒸日上,成舟的投资公司业务也是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