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杨初见便开始有些许的迷茫了,寒窗苦读,高考失利,民办二本,未来无期。
学费一年2万多接近3w,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杨初见宿舍四人家庭分化鲜明,背景最好的是王帆,父亲手上好几个楼盘项目,手机两个,用的最新款的苹果14pro。
但要说稳定,应该就是孟子朔的家庭了,父母在国企上班,白象食物股份有限公司。
开学那会,父母给孟子朔寄了好多白象本家的方便面,那种非油炸的拉面比市面上大部分的泡面都要好吃,而孟子朔也很大方,二十多包泡面自己只留了十五包,剩下的全分了出去。
杨初见家庭算是四人中靠后的了,父母以前流水线上的工人,家里以前还有一笔不小的欠款,不过近几年已经还清了,生活也比较拮据。
条件最差的便是孙恒了,父亲是拉大车的
一年两万多的学费,杨初见的家庭还能喘口气,而孙恒的家庭只能说是堪堪支付的起。
所以,相比于杨初见,孙恒算是过的最拮据的那批人了。
大学省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吃食堂里廉价的饭菜,比如网上成箱的方便面批发,再比如放弃休息时间去兼职。
杨初见前十八年的岁月里,从来没有暑假去兼职过,学校汉堡店的兼职算得上是他人生第一份兼职,也是人生第一桶靠自己双手挣来的工资。
相比于大多数人纪念的人生第一桶金,杨初见只觉得赚钱好难,自己好廉价。
记得第一次吃食堂的饭菜,杨初见心里头只有一个字:贵!
十几块一份的套餐,忘了吃进去是什么感觉,只是觉得不吃,对不起自己出的这十几块钱。
后来北四的平价菜,让杨初见与孙恒这样的人找到了归属感,一块钱的米饭,一块钱的素菜,四块钱的番茄炒鸡蛋,一份平价菜6块钱,别人一顿饭顶他们三顿饭。
杨初见一个月1300的生活费,一个月还能省下300块,杨初见自己都有些佩服自己。
不过现在不会了,杨初见会正常的饮食,想吃什么吃什么,不会过度的节约,也不会觉得找父母要生活费是一种负担。
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家里没钱,你要节约用钱,不要瞎用钱,你还要学会自己去赚钱,你找父母要钱便是一种罪恶。
这样自卑的心理不知道让多少孩子从小获得了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家里没车接送,找父母要钱不好意思说出口,你怕父母说出那一句:“等几天吧,过几天发工资了再给你。”
好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考上了长辈口中所谓的“大学”,发现自己赚的钱跟有些没读书的人赚的一样多,你会开始质疑自己:“我上个破大学是为了什么?”
大部分普通学生刚上大学会觉得迷茫,好像前十八年里那种急匆匆的学习生活突然不复存在了。
你急匆匆的去上课,害怕迟到。你急匆匆的吃饭,周围的人不解,你每天睡的很早,不打游戏,周围的人诧异。
但我要讲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位自卑的青年,走向社会与成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