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大阅第二天上午,苏椿、李天秀手下精锐表演及个人比武顺利举行。
李天秀看到了麾下精锐的实力表现,除了各都正副都头姚斌、宋文叔、王忠、刘世文及刘世用两兄弟,也有不少个人表演中,实力超群的精锐崭露头角。
在诸如举石锁、射箭、刀法、枪法、拳脚,骑术等各类比试中,虽然被有名有姓的中上层军官夺冠的有之,但名不见经传的底层军官,甚至小兵拔得头筹的也有一些。
比如让他记住名字的就有:
第三都小队长周大,他在举石锁中轻松举起三百斤石锁,轻松夺冠。
又比如从打行收服的第三号人物王大汉,竟然在拳脚对战中,打倒了全部对手,唯独与刘世文战成平手,为了不产生重伤员,按照比赛点到即止的要求,最后二人并列冠军。
虽然刘世文更擅长使用长枪战阵拼杀,但至少证明了王大汉自身实力。
李天秀觉得,又发现了几个好苗子,当初王大汉被收服时,因为没有家眷不好控制,所以不放心将其作为察子。
没想到阴差阳错留下了一员猛将,以后敲打敲打,有机会给他升个军官吧。
这波比武不亏,又多了好几个预备役军官了。
待中午时分,李天秀依然选择午时刚过就离开军营。
他回到家中,昨夜与宋九嘉交谈时,宋九嘉说近期要忙的事今天就会有成果,可以交给李天秀了。
李天秀心想,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重要知识,让恩师辛苦几天几夜都要写出来,难道是因为恩师想着要留下来,选择把毕生所学写下来,传授给我?
虽然李天秀猜测已经接近真相,但他还是觉得怪怪的,不敢去相信。
如果等到皇帝任命下来,恩师最后得知要与李天秀同行,遂了李天秀心意,他会不会觉得很失落?
李天秀想以自己的方式救民,恩师宋九嘉也想以他自己的方式救民,本来都是救民,结果各自的道路却出现了分歧。
李天秀觉得自己的选择多少有点投机主义、逃跑主义的感觉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动摇。
毕竟身边不少人都是生于这片土地,他们的爱国情结多多少少会感染到李天秀。
李天秀只能庆幸自己是后世人的灵魂,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自己的选择也许一切都要等到达成目的,盖棺定论的那一天才会被人所理解吧?
让古人抛弃故土情结,找出志同道合之人,真的很不容易,李天秀以名利诱惑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希望这个过程中少一点波折。
回到书房,当宋九嘉把自己奋战几个昼夜的成果拿了出来时,李天秀看到那本《述事文集》,又翻了一遍,大概明白了恩师的想法。
宋九嘉见李天秀沉默地翻完自己写下的书籍,他说道:
“颖宝,这是为师一生为官时所见所闻,以诗集形式展现,又加以注解,有助于了解金国治下百姓的一些苦难现状,从中总结得失,免得失了初心。
汝欲往海州,未来事不可为还会流落海外,吾翁婿二人此生当再难相见,这本书不仅有吾平生诗作在其中,为了劝诫你学习,必要时修身养性,还单独写了几篇相关文章。
还有韵儿以后也交给你了,你一定要照顾好她,汝二人务必保重。”
说完,宋九嘉还侧过身,用手擦了擦眼中其实并不存在的沙子。
李天秀也十分难受,他倔强地说道:“恩师,为何一定要分别?倘若……”
他咬了咬牙,也管不得强扭的瓜甜不甜了,他顾不得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