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一转。
紫禁城大殿上。
年轻稚嫩的朱祁镇宣布!
“朕要亲征!”
大臣们脸都干了。
无论如何劝阻都没有用。
尤其是兵部,他们的脸色同夏原吉劝说朱棣时没什么两样。
下朝后。
太监王振极力吹捧朱祁镇。
“陛下!您打败也先,功比太宗,咱们正统一朝功盖永乐。”
首尾呼应。
朱祁镇顿感意气风发。
当年同老爹朱瞻基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要来了!
穿上甲胄,带上军队,文武百官跟随,浩浩荡荡朝着也先进发。
朱棣一脸黑线。
侍奉的马云“呸”的一声骂道:“咱们司礼监什么时候有这种王八蛋!”
“唉。”朱棣无奈道:“勇气可嘉,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回想起第一次北伐时,我尚且不敢说完胜阿鲁台,还要联合瓦剌。”
【《明史》记载,大同的军报传到北京,王振与英宗于震惊之余居然热血沸腾,以为“以大明的天威和天子的感召,定能顷刻之间将也先击败”。
至于是热血沸腾还是另有原因,待会儿再详解。
先来看看土木堡的经过。
拿定了御驾亲征的主意后。
朱祁镇率大军仓促出发,到达京师以西的龙虎台。
由于组织不当,士兵又未经过战阵,夜间宿营时,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
大概是巡夜士兵弄出了异样声响,结果睡梦中的一部分官军以为敌军来袭惊慌而起,乱作一团。
误会很快澄清,但是一场虚惊无疑给出征带来了不详的征兆。】
“连军纪都没有,怎么打?风声鹤唳,根本就不像是打仗的样子。”朱棣感叹道。
【记者倒霉的事接连不断。
兵部尚书邝埜在行军途中跌下马,受了重伤,勉强支撑着随行。
此时北方正值雨季,连日风雨不停,道路非常泥泞,大军还未到达大同,就已经出现饿死、冻伤的士兵。
面对这些情况,王振既不分析寻求改善,也没有表现出撤退的意愿,反而像是驱赶着牲口督促大军行进。
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屡次上章请求回撤,王振非但否决,而且还罚他们跪在草地上,直到天黑才让搀扶。】
朱棣遍读史书,只觉得这个情况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年隋炀帝杨广征高句丽就是如此。”
马云点头道:“隋炀帝征讨高句丽,行军途中士卒死亡过半。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
朱棣怒道:“你都懂,朱祁镇不懂!还重用文官,永乐大典白修了吗?金玉其外,败絮其内,重用文官只不过是好控制而已,和宋朝没什么两样!”
【连王振的亲信、随军钦天监正彭德清也对王振说:“天象示警,不能再往前了,否则陷圣于草莽,谁来负责呀?”
内阁大学士曹鼐也说:“我们做臣子的命固不足惜,可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
王振却两眼蒙蔽,看不清现实,继续督促行军。】
朱棣对王振总览朝政,朱祁镇不辨忠奸的行为非常失望。
“昏庸!王振和杨广的宇文化及有何不同?”
【到达阳和城南后。
士兵们看到这里尸横遍野,众军恐慌万分。
几日后大军到达大同。
朱祁镇驻大同。
镇守太监郭敬密告王振,诸军在大同不敌北元军队,招致惨败。
突然又降临大雨,致使人心惶恐。
因此,王振开始惊慌撤退,撤出大同。】
气疯了。
朱棣气得汗毛直立!